从“延时满足”看个人心智

2019-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花开彼岸魂在忘川

前天和朋友聊天,聊到了“延时满足”,于是我便问他:什么是延时满足?从哪里听来的?下面是回答

有个心理学实验,找了一堆小朋友,每人发一颗糖,谁要是能忍住一个小时不吃,就是有延时满足能力的孩子,会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听到这个答案,我心头一凉,便问道:小孩子为啥要忍住一个小时不吃?答曰:不知道。心头更凉了。

知识没有善恶,道理没有对错,怕的是看书看一半,道理懂一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1.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3.一滴水只有进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但当它进入了大海,它也就失去了自我。

4.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5.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6.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最重要。

7.知识就是力量,

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

8.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9.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0.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因未到伤心处。

11.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12.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名言警句时常被人们所使用来激励自己,使其受益终生,但有些名句我们只用了半句,而后半句才是其想表达的真正意思。

学问深时意气平,这可能也是我最近比较暴躁的原因吧。自打开始写文章,发现自己连个搬运工都没做好,搬着搬着,砖就不知道放哪好了。楼歪了,继续聊 “延时满足”。

那延时满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实验是这样的,让几十名同龄的儿童单独呆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房间里的桌子上放着棉花糖,并由研究人员告知他们,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马上吃掉棉花糖;第二种是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再吃掉棉花糖,这样的话可以额外再得到一颗棉花糖。

延时满足的精华,不在于等待,而是等待之后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如果等待之后还是原来的样子,又为什么等待呢?

小时候特别爱看《新白娘子传奇》,一天下午马上演最后四集了,可是我爸非让我去办点什么事,虽然不情愿,但是为了不吃“竹笋炒肉”,只好去了。结果这一去,再也没看过结尾,哪怕现在网络发达,随时都可以看到。但是一切都已经成为心底的美好,却再也不那么渴望,甚至隐隐的有种“就那样吧,留个结尾给自己”的感觉。

其实我觉得现在流传的“延时满足”的意思,换个词更准确——自律。

自律给我自由

这是keep打开时的一句话,也是支持我去年跑步的动力,后来换了软件,就没坚持了。

了解因果,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做,远远比只知道如何去做,要更加长久。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看穿事情背后的原因,学会思考,从更多方面去看待问题,让自己的思维更有深度,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遇事多思考的习惯,这才是成长。

比如大清朝的灭亡,除了清政府的腐败,还有哪些原因?

1、经济方面:银本位到金本位的变化,导致中国经济的没落

2、科技方面:大炮跟长刀的对比,不是人多就能挡住的

3、政治方面:落后的封建王朝注定要被新势力资本主义打破

4、历史方面: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金木水火土,五行轮回,朝代更替的规律

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从线性思维到网状思维,触一发而动全身,整个世界就会越来越清楚明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