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子曰】论语反思哲思

学而15《贫而乐,富而好礼》

2016-10-28  本文已影响26人  张立藤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解: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巴结,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但是不如贫穷仍可以安贫乐道,富贵扔可以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制作玉石的时候,要先切割,糙磋,再雕琢,打磨’做学问也是这样了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可也:可以的。

未若:不如,比不上。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攻玉的手法。

赐:子贡名。子贡姓端木名赐。

反思:学生子贡自觉在学问上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就来向老师问道,他悟得的道理可能希望老师给个大大的赞赏吧,“何如?”就是说“老师,你看看我这个学问怎么样啊?”对于一般人,做到子贡说的境界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人会得意忘形,也会失意忘形,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所以得意的时候就少一些,一旦富贵了,容易忘乎所以。富贵了和平时一样心平气和的能把握这个富贵,是需要很高的学问的。失意忘形的人就更多了,面对人生形形色色的挫折,能贫贱不移,自始至终在自己的道上行走,是非常难得的。

但老师没有给他满分,而是一个“可也”。可以的,不错了,但还有更好的境界,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安贫乐道咱们在上一篇探讨过,礼的作用在第12篇中也梳理了它极其丰富的内涵。这两点都是大境界,所以针对子贡的问道,夫子这里主要是想强调一点——减少些私意,让自己内心更清澈。“私意”这个词我多次提到,人生中,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过多的私意而让自己变得多苦多难。

“贫而无谄”确实是没有向人低头,内心却还是想着人格低人一等,生活低人一等,还是在压抑着自己心里或不满或挫败的感受。“富而无骄”富贵了没有骄傲自大,内心却是觉得现在自己就得以这种态度待人才符合自己富贵的地位。这是子贡观念容易夹杂的私意,而做的刻意。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因此孔子说,应该去掉些私意与刻意,安贫乐道,平平和和,快快乐乐的生活,穷的时候和富贵的时候都一样,还是那个活在当下的自己。不骄不躁,知礼而平实。这种大平凡就是大不凡,是真涵养。

子贡听了如此高论自然是非常的佩服老师了,这里他用《诗经》中攻玉的例子比喻做学问的境界,是越来越艰难,越细致,越需要真功夫的。得能忍得住心性,耐得住寂寞。诗中讲攻玉是先将一块大原石切割开,找到玉,又细致的把石头的部分糙磋掉而得到玉,然后慢慢的去精雕细琢成形,最后再打磨它让他光彩夺目。这个过程极其生动的比喻了做学问的过程,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啊!

孔子听了也很高兴,肯定了子贡的天分,知道用推理的方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学问!反思完此篇孔子的“贫而乐,富而好礼”不得不说,在修行的路上,还差的很多啊!而这种大平凡,大平和,着实令人向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