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简友广场捡一个好文

人世百态|父与子

2023-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都在路上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与「海薇阁单月征文」第三期【人世百态】

“至于来自传统的做父亲的感觉,便是长者的尊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视角与姿态……每一代人都从长辈那里感受这种父亲的专利,一旦他自己做了父亲就将这种专利原原本本继承下来。这是一种“传统感觉”,也是一种“父亲文化”。”

                                                                                                      摘自冯骥才的散文集《世间生活》

看过了冯骥才的《父子应是忘年交》一文,这让我也不禁想起了已经离去的父亲。

父亲是个很伟大的称呼,即意味着权力,同时更多的意味着责任。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是家庭遮风挡雨的家庭支柱,为幼小的我提供了成长的环境;在青年的时候,父亲既是支持我的靠山,也是我超越的对象,在我身上也寄托了父亲的梦想;成家立业后,我也更理解父亲的责任与担当,把自己的责任默默放在心上。父亲是每个人男孩到男人经历的最重要的转折和考验。

一、父亲的经历

1、成长之路

父亲出生在解放前,经历了60年代的自然灾害和知青山上下乡。父亲出生在一个大家庭,解放后,爷爷在一个工厂上班,家境普通。在天津重点中学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作为家里的长子,需要为家里分担责任,于是就踏上了去内蒙的知青下乡的列车。以前在家也没怎么劳动过的小伙子,就去参加农业劳动了,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人生的际遇,我们无法预测。我们在时代大潮面前,能做的选择就是踏实努力做好自己。

2、工作

来到内蒙,面对着艰苦的环境与繁重的劳动,最好的选择就是坚持下来,等待机会。后来,通过选调就来到了现在的事业单位,虽然有户外的工作,辛苦些,总算还是稳定一些,保障也好一些。后面我的两个姑姑和叔叔下乡就是在附近了,很快就回城了。时间不一样,际遇也不同。

所以,父亲对于知青文学和影视作品最为喜爱,反映了那一代人的喜怒哀乐与精神寄托。叶辛的《蹉跎岁月》、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都是那个时代的记录。和一起下乡的知青同伴比,父亲境遇也还是不错的,没有遇到企业转型的压力。

父亲在新的岗位上开启了新的学习历程,原有的初中的知识已经不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数学相关的内容特别有难度。为此,父亲还和工作单位的前辈虚心学习,逐步掌握了数据计算与处理的方法,也完成了职场生涯的一次技术能力突破,也得到了单位的肯定,找到了新岗位。虽然还是做技术人员的工作,没有职务上的变化,其实这样工作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挺好,适合自己就行。

3、退休与谢幕

父亲的一生都在一个单位工作,直到退休。那个年代的人很多都是这样,在一个地方扎根,不会频繁的换地方。剩下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到自己的职责,对单位、对家庭有一个交代。

2003年春节的时候,父亲突发脑出血,幸得抢救及时,采用保守治疗,恢复的也还算不过,生活基本能自理。父亲也是要强的,积极参加康复锻炼,经常去门口的公园散步。我也给父亲买了血压计、血糖仪和拐杖,帮助父亲监测身体状况。

2022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父亲还是走了,也带着我没能见到最后一面的遗憾。

二、助我成长

小时候,父亲就像一座山,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为一家的生活而努力奔波。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搬家,那是没有搬家公司,大件的东西请亲戚帮忙开车拉过去,小件的东西,我们就需要一次一次的用平板车运过去,每次搬东西,看到父亲在前面拉车的背影,都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把所有担子都扛在肩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父亲热爱运动,在初中时是校足球队成员,工作后,还在闲暇时做篮球裁判。因此,也是我的运动启蒙老师。不论是篮球,乒乓球,自行车还是中国象棋,都帮助我开了个好头,虽然在运动项目上没什么大的发展,锻炼身体总是一个终身受益的事情。

学习方面,父亲的数学方面的能力也帮我尽快在小学数学方面取得了优势,而这一优势也形成了我的特点与兴趣,一致延续到后面的数学和其他理科学习中。因为优势,能够更自信的面对新的知识与挑战,也就会有更多的再老师面前表现的机会,形成了正循环。也印证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后来中学阶段也拿了一些数学竞赛的奖,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算是挑战和刷新了自己的数学能力的上限。后来上大学,数学也一直是优势科目,让我考研也更有信心了。

做人做事方面,虽然父亲没有太多的讲大道理,做一个明是非,有原则的人已经是日常的言传身教的一部分。不论是学校内外,我都能和老师同学们好好相处,懂得保护自己,也能善待弱小。

父亲的成绩在初中的时候还是不错的,如果不是上山下乡,也是有机会进大学的。不过父亲也没有怨天尤人,还是义无反顾来到了内蒙,在广阔天地施展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把上大学继续深造的梦想播种在我的心里。虽然小时候对大学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但这就是照耀我前进方向的那道光。每当我遇到困难的之后,我都想想这个梦想,也就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其实,这也是我能够突破原有家庭,站到更大的舞台上的原因。有梦想,也是要趁早。

三、超越

我的青春期意味着成长,也意味着在各方面对父亲都超越。

进入初中以后,我的开局还是非常好,第一次大考就让老师和同学们记住我了,而且我的排名耶一直保持的很好。学习方面,具体内容已经不需要家长的战术指导了。大的策略方面,还是需要父亲的战略指导的。特别是英语听力,对于刚学习英语的人都是个难关。为此,战略上要重视,战术上,要有措施。专门买了英语听力磁带,磨耳朵。每周还参加校内的英语听力学习,这也让我的英语成绩稳稳的走到了前面。小镇做题家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成长中的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虽然很多都幼稚了一些,毕竟是成长的一部分。对父亲的很多想法和处事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意见了。

成长就是尝试与挑战旧的规则。突破父亲设置的条条框框,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虽然我突破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想法而已,生活和学习还是沿着已有的轨道在前进。因为对于成长机会不那么多的我来说,输不起。

后来,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从父母送我到车站,一个人踏上列车的时候,我知道我要开始学会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了。 就像父亲十七岁下乡开始新生活一样。这以后,我也真正慢慢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开始独立,很多事情可以在和父母商量后自己做决定了。慢慢的,有了自己掌舵人生之舟的感觉了。

四、传承

1、脚踏实地的做事的方式

我从父亲的身上学习继承了很多品质,其中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做事的方式。 可能没有太多的装饰与技巧,最重要的是管用,有效果。生活是严肃的,也是现实的,对于普通人而言,一步一步扎实地往前走就是很好的一条道路了,毕竟人间正道是沧桑。坚持正确的方向,“结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进步积累起来就很大了。这种方法当然也会损失一些浮动的机会,不过对于资源有限的普通人而言,也避免了一些风险。这也是我的人生之路遵循的原则。

2、坚持难而正确的事

对于普通的城市家庭的孩子而言,改变命运的道路不多,读书就是重要的方式。虽然家里条件很一般,父亲对我的学习还是很支持的,父亲通过和周围的更有见识的人聊天,也明确了我要走读书这条道路。

那时候,考试还没有那么卷,也没有补习班,小镇做题家还有机会。凡是学习方面需要购置的书籍和工具,家里都是支持的,中英文的大字典,儿童课外读物,英语学习的录音机、听力磁带什么的,家里总是有求必应。总算我的学习成绩还是让家里放心的,小学、初中一路走来,都是在前面的。

到了初中毕业,就面临着分流选择了,中专和技校更容易解决工作,高中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考不上大学,还不如中专。而且中专的分数比高中还要高。我的同学就有学习还不错,为了早点工作去考中专的。我的父亲还是支持我考高中的这条路,家庭也需要付出更多。

最后,我总算没有辜负家里的期望,顺利考入重点大学,后面也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业。虽然读书需要付出,但和其他的事情比较而言,读书是一条更好的道路。著有《苦难辉煌》的金一南将军说过:”我当兵以来一直在日记本上写这么一句话:做困难事,必有所得。读书的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世间》的普通工人家庭的周秉义和周蓉也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感谢父亲支持我在正确的路上奔跑

我感恩父亲给我的一切,通过生命的传承,我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责任与担当。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父亲的教诲也让我更有勇气和力量。

3、职业

子承父业在古代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样职业的经验与技能,就可以很好的传承下去。不论你是耕地的,读书的,打仗的,还是个手工业者,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那时,我的高考分数过了重点线,专业选择就成为最难的一道题目。那个时候,最靠谱的方式就是根据家里人的经验来选择。根据我的父亲和姑姑的经验,结合了当时最时髦的计算机技术,我选择了专业。从现在来看,这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当时知道的人还不多。父亲朴素的选择是基于就业保底有着落的考虑。虽然我没有按照父亲的期望我回家就业,因为我的努力找到了更好的选择和更大的舞台。还是要感谢父亲在我的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指点迷津。

4、生活习惯

父亲从小生长在天津,所以天津人的饮食习惯和乐观精神都深深影响了我。在内蒙找到天津特色的早餐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想到家乡的没事也是见乐事。煎饼果子,锅巴菜,糖皮都是极好的。天津靠着海,喜欢吃虾仁三鲜的饺子,小时候冻的虾仁都不多,所以,春节前经常收到爷爷寄的冻虾仁,又可以让春节有了家乡的味道和亲人的关怀。虽然后来因为工作原因到过很多地方,也体会过很多不同特色的美食。最爱还是,天津的捞面和饺子。

五、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少时不经事,很不理解父亲;到了中年,慢慢理解父亲当年的不容易了。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因为我也有了儿子,也能体会父母的辛苦。日常生活都是必修科目,家里家外都是挑战。如何即保障安全,又能不断进步,对每个家长都是考验。

儿子还不算特别活波调皮的,但也有自己得小性格。现在的生长环境和我们小的时候区别很大,以前不是困难的事情到了现在都变成了挑战。别的不说,就说吃饭吧。以前物质条件不好,吃的东西品种少,只有过年才有大鱼大肉解馋。现在,平时和过年吃东西没什么区别,东西太多,还有那些零食,加餐什么的。能自己好好把正餐吃完了就很不错了。吃饭的时候看电视,看动画片也是常态。既要和儿子讲清楚吃正餐的重要性,又要慢慢改掉不好的一些习惯。不学习,不看书,不实践,低情商是不好解决问题的。

我和妻对儿子的期望,也是做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也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儿子从小就开始了体育锻炼,跳绳从个位数到优秀,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不过我们不着急。成绩只是一个数字,坚持长期锻炼的习惯更有好处。儿子在数学和推理方面还可以,也算是有一些我的遗传把;语文表达理解上面稍弱一些,成长也需要时间。三年级我们也逐步调整策略,课内和课外的时间能够逐步找到一个平衡点。完成课内任务的同时,也要通过阅读和实践开阔眼界,提高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儿子的上限我不知道,那是他自己努力的事情了。我们在开始的阶段帮助他打好基础,找到的兴趣,坚持好习惯,剩下的交给时间了。

中年人需要适应新的阶段,面对新的问题了,扛起自己的责任。从父亲的经历中,我也有不少收获,帮助我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六、父爱如山

郑板桥《新竹》中有两句诗文:“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我们每个人都要感恩父辈为我们提供的支持和基础。没有根基,不论多好的树都没办法成材。每个父亲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自己,达到新高度。

每一代人都希望自己能超越父亲,突破束缚,飞出上一代搭建的巢,证明自己。每一代人有了孩子以后,又希望把所有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包括知识和经验。也为下一代筑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巢,希望下一代能安全健康成长。我们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成长起来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 ,完成生命的物质与精神传承就是人生的重要的使命。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物质传承的保障;琴棋书画诗酒花提供了精神传承的纽带。这也是中华民族重视家风的原因。通过父辈的言传身教的方式,完成了生命中最核心的的物质与精神传承。

感恩父辈的付出与传承,又要找到自己的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