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与悲伤
昨天去听了名为丧失与悲伤的讲座
讲的比较学术,而且主要讲的是居丧期
关于居丧期的生理表现:筋疲力尽、头痛、恶心、肌肉痛
关于情感方面:愤怒、悲伤、疑心、内疚、绝望、孤独
关于认知方面: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记忆力下降,烦恼
关于行为方面: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社交退缩、哭泣、梦见死者
再详细的我就不再写了
在开始,演讲者提到了人大跳楼的博导余虹
她的观点和我差不多,认为他心中肯定有巨大的自己无法平息的悲伤
心里悲痛,情绪不好,甚至抑郁的人所最需要的就是心理支持
同时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怎样愈合自己心灵的伤疤
人在悲伤和抑郁的时候思维是狭窄的,看不到周围
从轻微的丧失中恢复可能只需要几分钟,从重大丧失中恢复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在演讲中看的一个故事给我震动很大
故事是讲一个叫杨愈青的女孩
2003年9月8号,她从23层跳下,永远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她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研三的学生,六年前以青岛文科状元的身份扣开复旦之门,四年后又以复旦新闻学院第一名的身份考上本院的研究生,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还未及绽放就已凋谢
是学业吗?显然不是
是前途吗?她已受到知名报社的青睐
是爱情吗?她和男朋友关系非常好,在电话采访中,她男友说从没有吵过架,在八月份还一起回过她的青岛家,没有任何异常
那是因为什么?一切变得神秘
时过一年以后,她的母亲站了出来,勇敢的承认杨愈青自杀之谜
死于抑郁,在这之前,这位母亲觉得休于出口,因为她认为这个病是精神病,大家会用有色眼镜来看
现在她站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不再失去孩子
这么优秀一个女孩,抑郁从何而来
这还得从她自杀的六年前的高考说起
本来她有保送资格,但最终出来的保送名单上却没有她,她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击跨了,在后几天的一次大考中,成绩一落千丈,彻夜失眠使她精神恍惚,她甚至用咬手自残来发泄心中的郁闷和不满。最后她下定决心自己考,考出了青岛文科第一的好成绩。但由于招生部门工作出现问题,她的录取通知却迟迟没有到,使她再次陷入了焦虑之中。这连续两次的打击和焦虑形成了她抑郁的根源。
在这六年里,她持续的同抑郁作着斗争,她怕她的同学歧视她,所以甚至她的男朋友都不知道。病情也是时好时坏,在最后的那一天她本来是去报社实习,她知道这很重要,但在前一天晚上又发病了。
那位演讲者分析的很对,学业,前途、爱情她什么都有了,但她发现抑郁仍象一个驱之不去的魔鬼如影随形时,这种打击是致命性的,是毁灭的。
演讲者还讲了关于一位母亲的故事
她见这位母亲的时候,那位母亲一身黑色,围着黑色的围巾,戴着墨镜
但如果她不说,你还是不知道在她身上发生了如何悲惨,沉痛的事情
她的儿子出了车祸,头被汽车撵过,现场她没有进去看,她的丈夫进去看了
她丈夫进去看了以后,马上就从人群中冲了出来说我要回家
她进去看时,她儿子已经被蒙上了白布,她只能握握儿子的手
等她回家时,她发现她的丈夫已经在家里上吊自杀了
人生巨大的不幸,她说我来见你已经过了一年多了,这一年天天对我来说就犹如他们两的忌日,我从来没有快乐过,而且我发誓再也不走我儿子出车祸的那条路
唉!人生,一方面给予我们快乐,一方面又给予这样那样已经发生的或者是未知的痛苦
面对快乐,我们应该保持,应该珍惜
面对苦难,我们则应该有个善调整,能坚强的心,不要屈服于苦难,被消极的情绪所掌控,要时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最痛苦的时刻如果挺过去了,前方且不是一片光明和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