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万象
下午,雨越下越大,校园里已经满是积水。听到校园里人声鼎沸,原来是提前几分钟放学了。
撑起伞,刚走了不到十米,鞋子已经灌满了水。走到校门口,初一的学生已经开始向外走了,学校门前的马路上已经停满了车辆,门口已经聚集了焦急的家长,估计这些家长都是因为孩子没有穿雨披,而早早来接孩子的。平常学校门口是禁止停车的,今天这种情况也无法阻挡了。
昨天晚学前,因为考虑到今天有雨,级部主任已经通过广播进行了提醒,要求学生今天要带雨披,并且也在家长群里发了提醒,但是今天很多孩子没有拿雨披,因为早上并没有下雨,可能就放松了要求。
平常半个小时就能放完学,今天基本上是50分钟。初一来给孩子送雨伞雨衣的人最多,其他年级基本上很少,即使有没拿雨伞的,孩子自己也是淋着雨回家了。其实淋淋雨也没有什么,这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
有的家长以前是跟孩子有约定的,到指定地点接送,但是因为下雨也跑到了校门口,结果孩子找不到了,估计是孩子找不到他了。不遵守约定,只能接受大自然的惩罚。
记得孩子上高中的时候,我都是给孩子买两个雨披,学校一个,家里一个,防止突然下雨,即使不下雨了,也要拿回去一个,保证家里和学校永远有雨披。
回到家已经七点了,翻看了一下朋友圈,好多人说是开着“船”回家的。一个朋友去接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孩子告诉她鞋子已经湿透了,让她自己上车走吧,自己要走着回家,因为坐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家,坚持自己走回去。正如朋友说的,大雨中,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远处走去,而这小小的身影却充满了力量。要相信孩子,她的每一次独立,都是她最难得的一次成长。
如果孩子没有拿雨披,是自己的决定,就要去学会承受自我决定的后果。家长应该把握这样的教育机会,不应该去给孩子送雨披,还是在原来约定的地方等着他,让他知道,决定就意味着责任。如果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决定,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淋雨走回家,这一次经历给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让孩子明白,共同犯错就要共同担当。如果是家长的决定,请家长把雨具给孩子,自己淋雨回家,从此学会放手,给孩子自己更多做决定的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犯的错要敢于承担,让家长明白,放手才是真正的爱。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分享他跟孩子的故事,他也是一名教师,孩子在他的学校上学,放学的时候正好下雨了,他们也没有拿雨具,于是这个爸爸老师就跟儿子说,咱们跑回家吧,儿子答应了,于是父子就在雨中一路狂奔,等回到家的时候,全身都湿透了。孩子并没有感到很狼狈,而是感到很自豪。风雨洗去的是污垢,留下的是干净的灵魂。
正如郑智化在《水手》中的歌词那样:他说, 风雨中, 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点风雨真得算不了什么,而在风雨中坚持的那份梦想,却是弥足珍贵的。
我也看到,有的学校给没有拿雨具的学生发放了雨衣,一位老师是这样说的:这场雨为放学带来了不便,但多年后,孩子们也许忘记了学过的知识,但一定会记住学校发了一件雨衣的温暖,一定记得跟同伴在雨中奔跑的快乐。教育其实要的就是润物细无声,让温暖能够温暖到别人,让感恩能够记住感恩。
淋雨是一种教育,温暖是一种教育,雨中生万象,万象皆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