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 | 以绳之名
你我相会于虚与实交错的时空中,互相感知,却从未照面;你我失散于瑰丽盛大的一场星雨里,茫茫人海,恨无处追寻。我们终没能记住彼此的姓名,云海、电车、彗星的轨迹都被残酷地从记忆中抹去,但是没有关系,即使转换了时空,命运的绳还是会牵引着我们,我们还是会相遇。
---题记
浮光掠影 | 以绳之名你的名字,日文直译过来应该叫“君之名”,其实我觉得这样称呼起来更有“古味儿”,也更契合我对这个故事的评价。看完此片,自认为令人惊喜的亮点有很多,糸守村、神坛、彗星的轨迹都唯美梦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不断变换的时空和层层揭露的真相,更是让整个观影过程都充满趣味性。想必大部分的观众都对这些津津乐道着,故在此不多做赘述。而促使我拿起笔,写下这篇文章的,是影片中那个缠绕于女主人公发间的绳结。
浮光掠影 | 以绳之名看过新海诚其他作品的人应该知道,导演最喜欢也最擅长拍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思念,而他又最常运用线、绳、光线的轨迹等意象来展现这种深刻的感情羁绊。在此片中,导演也将这个标志性的个人特色发挥地淋漓尽致。糸守村女眷编织的传统绳结、彗星划过天际时产生的光晕轨迹,都象征着平行空间的交错流转,也暗示了男女主人公命运的碰撞相连。
浮光掠影 | 以绳之名影片里令我最为感动的情节,即是孤身一人来到东京寻找泷的三叶,看见了一脸木然不认识自己的泷,满怀期待又羞于说出口,只好在分别的一瞬将自己头上的绳结解下,抛给对方。这个绳结,送给你,绳是我对你的思念,首尾相连,就变成了绳结,绑在泷的手上,便形成了两人的羁绊,就算我们不能见面,绳也会时时牵引着我们,只要我们用心编织,总有一天,我们的绳结能在茫茫人海中重逢。
红色的绳结,无论在日本的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里都有很深刻的古雅韵味。糸守村女眷在编织绳结时,郑重而虔诚,绳对于她们来说,是历史的延续,文化的传承。而在中国,自古中国结就被广泛的运用于生活中,一根红绳连环回文缠绕出一个同心结,男女互相赠送,借以表达相爱的情愫。这种以物传意的方式,似细水长流,内敛而雅致,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也因这个绳结元素的插入,多了一份动人的宿命感。
王家卫的那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被无数电影拿来引用过,不过大多我都感到不太贴切,甚至嗤之以鼻,因为那些电影本身塑造出来的感情无法承载这厚重的“宿命论”,不过在看完《你的名字》后,我突然就想起这句话了。重要的人,不想忘记的人,绝不能忘记的人,以绳之名,我们相遇,便是重逢。
浮光掠影 | 以绳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