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元宵

2018-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于就

花荣愈是深究,怒愈从心起。咬紧牙关,只恨没发泄处。左手顺手操起一张泥金鹊画细弓,此弓乃花荣平日较为中意的宝弓,右手又绰起一支紫羽箭,觑着门前数百步长廊上斜挂的一排红灯笼。弓开满月,箭发流星,飕地只一箭,那一排灯笼大概五六个,似烤串般被一箭连串起,铮的一声响,众人看去,箭头死死地钉在木柱上,还没入柱内几分。

正操练的士兵都放下枪,看得呆了。花荣起身前来,众人纷纷赞道:“花统制不愧神箭将军。吾等今日有幸相见,实乃吾等荣幸!”

花荣嘴角微微地勾了勾,但迅速恢复到嘴唇紧抿的憎恨。

“统制,即今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城中大张灯火。何故烦恼?不如带上几个侍卫,同去观灯也好!”一小喽啰上前禀道。

花荣不语,良久答道:“也好。”说罢,转身入屋。留得众人面面相觑。

果然没几日,便是元宵。应天府处,城中乡里好生热闹!无处不喧哄。正是:

门庭好似城中市,喧闹不绝双耳嘈。红灯似火,渲起天边孤霞;翠灯似叶,映染城外枯枝;黄灯似月,晃地人疑两轮玉盘;紫灯似妖,唬着孩儿闹中泣。村歌社鼓,勾栏围着几重人;秀才书生,信口张来锦诗词。欢天喜地丰登时,尽贺元夜乐淘淘!

虽是天尚傍晚,早已有了夜晚的佳景。天尚未熄,远处山头好似裹着金边儿,抬首望去天空,紫红色弥漫西天。雾蒙蒙笼罩,灯火忽明忽暗,模糊成一片。酒楼上下眺,尽揽城中熙攘。花荣更上新衣,在门前呼道:“娘子,城中热闹,看花灯否?”

花荣妻上前,道“汝近日操劳,尽管观灯赏彩。吾便在此看家也好。带几个梯己人去,早走早归。”

又吩咐了些事,花荣顺手摸过一顶斗笠,带着几个梯己人入城。见城中这般风光,也不禁赞叹。随处赏灯,漫游于街。

“客官来瞧瞧我这上好的布料丝绸!”花荣见一货郎吆喝,随意凑上前去看。

“几钱一匹?”花荣其实并无心要买,不过随口一问。

“可不贵,只值……”货郎正要回对,忽地眼光朝花荣身后探去,仿佛瞧见什么希奇的事。花荣见此人这般,也回头一望。只见许多人拥挤在一处,探头探脑,喝彩不绝,且还有大群人急忙忙赶去。

货郎见着,竟也急急将布匹胡乱收尽箩筐,慌慌忙忙背起要走。才想起花荣来,又回头急急告道:“客官我不与你说了,那边有花灯哩!倘若真要这块布,明儿半价卖与你!”

“不过是一花灯,有何急哉?遍街莫不都是花灯么?”花荣怪道。

“官人,汝怎还不知哩!这是替天行道梁山好汉花灯!那似贼寇打家劫舍,只劫富济贫,杀鞑平寇!无论如何俺也去!”说罢头也不回匆匆赶去。

花荣听罢,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喜是忧。也吩咐梯己人与同去看这“梁山好汉”花灯。到时,人群济济,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将起来。花荣觑着一处小隙钻将进去,才望着那花灯时,规模宏大,好生辉煌!有诗为证:

一个依着碗钵大小的拳头,几拳儿打杀猛虎;一个挥着两人高低的禅杖,杀退重重官兵;一个手持丈八蛇矛,雪夜弃庙上梁山;一个贼头贼脑,越过房梁鸟不惊。亦有天然美貌海棠花,英名唤作一丈青;或是黑头黑脑莽大汉,人人敬道黑旋风。一个没羽箭,手攥石子打群贼;一个小李广,一箭正入神天眼。更有浪里白条,拼命三郎,谁人不知晓?我再问哪个唤作浪子,哪个唤作双鞭?正中立着“忠义堂”,背后插着杏黄旗,威然立三人:一个皂衫銮带眉目秀,面白须长谋略广;一个目炯双瞳眉八字,威风凛凛九尺身;更兼抬头中间立,那个眼如丹凤,眉似卧蚕,虽是面黑身矮,却是气宇凛天!一百单八好汉各具特色,样样俱全;灯火通明,活灵活现!

花荣微微笑道:“不知谁人做此花灯,也算有心!”再看台上戏,觑得一个黑矮小厮堂堂立在“忠义堂”牌匾下,正处舞台中央,抑扬顿挫、高声呼道:“……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再有一百单八好汉共誓:“但愿生生相会,世世相逢,永无断阻!”

人群一阵喝彩,连连叫好,只做欢呼。

可花荣怎不认得是几年前众星聚义时的景象?又想起当年与宋江在清风寨相遇时,亦是元宵佳节。物是人非,蓦然伤心,潸然泪下。喝彩不绝,无人注意热闹中这一处伤感。花荣悄然退出人群,寻一个僻静屋檐下。抬头望去,一轮金银色的明月,将青色苍穹映地明亮,和着灯火通明,宛如白日。花荣口中轻轻念道:“公明哥哥,军师哥哥,汝心愿已成,如今那一个百姓口中不相传美名!可小弟与汝再见一面却难矣!功成矣,只得多保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