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1.17小寒十三日//七律·西安的老巷子之九:笃臣巷//
题记:笃臣巷位于大明宫丹凤门正南面,北起自强东路,南至树雄巷,再往南就是西安火车站。
据《太华路街道志》记载,传说清朝有一自称忠臣的人在此居住,因而得名,这种说法尚没有史料可以佐证。这位“忠臣”究竟是谁,如今已很难考证。地名专家葛慧在上世纪70年代曾发现了一张写有“笃臣巷”的明代房契,这大概是有关笃臣巷最早的实物资料了。
鹧鸪天·西安的老巷子笃臣巷怀古
笃臣巷址大明宫,树雄南至自强东。史书太华路文载,房契明朝可觅踪。
近车站,美名崇。庙观睡佛态从容。连天烽火驱顽寇,舍饭常香玉岁冬。
注释:自强,指大明宫边的自强路;树雄,指自强路上的树雄巷;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曾在西安笃臣巷冬日义演舍饭,宣传抗日。
西安的笃臣巷的前世今生———
解放前,这里曾叫过南张家巷,巷内原有三座庙和几间土坯房,其中有座庙里供有“瞌睡佛”,据说抗战时常香玉曾在这里给难民“舍饭”,而住在土坯房里的是当地的杨姓农民,现在仍能看到当时留下的一些柱础石。
1952年改回原名,文革时又改过两次名称,先后叫过“胜利路”和“万红街”,1981年再次恢复“笃臣巷”名。抗日战争时,常香玉曾在这里舍饭给难民一年多。
如今这条小巷最深刻的记忆,却是解放前道北的艰苦岁月。
笃臣巷西侧有“自强食品厂”,其前身为旧时“宗兴酱园”。酱园老板是北郊张家堡人,名马某臣,他在笃臣巷设作坊,在自强东路对面还有销售的门面,除主打商品酱菜外,还经营糕点、日用杂货等,生意遍及西安至成都一线,可谓腰缠万贯。为防土匪抢窃,马某臣曾把金条藏在装黄裱纸的篓子中,再从四川运回西安。马老板千防万防,唯独防不住火。1947年5月,“宗兴酱园”存放汽油的油桶漏油,焊匠锡焊时不慎着火,大火不但烧毁了酱菜园子和巷子里居民的房屋百余间,还夺去好几条性命。上世纪50年代,“宗兴酱园”参与公私合营,取名“东风食品厂”,后改为“自强食品厂”。
笃臣巷北口、街对面稍偏西曾有张家巷,此处往东至东童村大多是当地农民住户,少有商家。据童石山老人讲,这里原来是片比较低洼的空地,有一处被当地百姓称作“午门仓”的遗址。关于“午门仓”,有人说是清末咸宁县储存粮草的仓房,也有人说是清末民初乡级行政机构的办公地。陇海铁路修到西安后,此处被铁路部门征用,一直闲置未开发,一些人在此租赁地皮,暂时居住。上世纪50年代,这里先后修建了市工人医院、设立了税务所等。
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