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美育内涵 塑造美好心灵

2019-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石江人

朱立元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把握美育内涵 塑造美好心灵”一文载于2018年10月19日 «人民日报»副刊第24版

一、美好心灵是美育目的

★  “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古典美学重要代表、大诗人席勒在1795年«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的。席勒把教育分为体、智、德、美四种并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  审美教育,总体上说,既是指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并列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又是指社会、学校或家庭利用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特点、功能,对人(首先是青少年)进行心灵塑造的各种教育活动,目的是塑造人们美好心灵,使之和谐、均衡、健康发展。

二、重视美育是中外传统

★  柏拉图:“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

      “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

★   西周时期,倡导的“诗教”“乐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朱熹在«诗集传序»中描述:“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其正者。圣人故以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

★  «乐记»  强调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王夫之  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指出“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强调日常生活(包括艺术、审美)和习惯对人日积月累的长期感化、教育作用。

★   蔡元培   1901年在«哲学总论»一文中率先引入“美育”一词,他反复强调,美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

★   梁启超   把“美育”称为“情感教育”,强调其动之以情的特性:“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揭示出美育是借助艺术,通过打动人们情感、滋润人们心田而达到教育、感化人的目的。

★   王国维  «论教育之宗旨»(1903年)提出:实施美育,以促进国民的高尚趣味和健康情调,发展国民的新精神。“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臻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和知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

三、准确把握内涵是关键

☞   人们对美育的本质和内涵,还存在某些不够全面、完整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和美育是艺术教育。

◇     第一种“美育是人格教育”。这个说法不能说错,因为美育确实属于完整人格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二者不能画等号,人格教育在范围、内涵等方面远大于美育;而且人格教育的侧重点在伦理道德教育即德育(善)。如果把美育完全归结为人格教育,事实上是把美和善混为一谈,甚至把美育降低到德育的附庸的地步。

★  朱立元   我们必须看到美育的特殊性,它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造就审美的人,使人在精神上获得解放和自由,最终让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使人成为身心健康、心灵诸要素(理智、情感、想象力)均衡协调、全面发展的完美的人。

◇    第二种“美育是情感教育”。这个说法也不能说是错的,但也比较狭隘。固然,审美教育离不开情感,它必须通过动之以情来实施,并且情感活动贯穿于美育的全过程。但是,情感活动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局限于审美和艺术活动,情感教育覆盖领域远大于美育,二者不是同一语;美育所激发的审美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感,因为它是认识、评价等理性因素与情感、想象力等感性因素和谐展开的整体心理过程形成的一种审美愉快。

◇   第三种“美育是艺术教育”。这个看法目前被比较普遍地接受。其实,这里存在着某些重要的误解。其一,它夸大了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艺术教育诚然是美育最重要的方面,但除艺术教育外,美育还包括对自然和社会审美现象的鉴赏。自然世界同艺术世界同是美育的主要方式和理想目标,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显然太狭隘了。其二,这种观点也限制以致遮蔽了美育更深广高远的目的和追求。美育的目的决不单纯是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技能,也不是为了造就一批艺术家。

★   蒋孔阳(美学家) :“艺术教育是要培养艺术才能和艺术技巧等的训练。美感教育则不同,它只是通过艺术等审美活动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   

★   朱立元:美育作为“五育”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以美育人,塑造人们美好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其他“四育”一道,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立德树人”总目标下发挥自己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