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春秋

2022-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与美好同行

跟薛老师读《左传》,薛老师也说到过《春秋》是鲁国历史,记录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间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大体说鲁哀公十四年,有麟出现,孔子便不再编录了。

老师这样说,我感觉好像是明白的,只是今天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中关于《春秋》三传的一篇,才知道这“春秋”的由来还有这么丰富的内容。朱自清先生说: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都不传了。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编的。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个新闻传到了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儿却已滴到衣襟上。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可是那时代哪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麟来的真不是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运了。

孔子这时已经年老,也常常觉着生的不是时候,不能行道;他为周朝伤心,也为自己伤心。看了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一面也引起自己的无限感慨。他觉着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得多。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就成功了。书起于鲁隐公,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所以叙到获麟绝笔,是纪念的意思。但是《左传》里所载的《春秋经》,获麟后还有,而且在记了“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后还有,据说那却是他的弟子们续修的了。

朱自清先生还说: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到这里,《春秋》大体怎么回事,其性质如何,我才有了更深一些的认识。至于它“微言大义”“一字寓褒贬”的特点及作用,在这里,朱自清先生从总体着眼,则比平时一头扎进《春秋左传》中去读更明白了一些。

看来读书,实实在在地读具体内容能了解古事、故事,读读大家们的评论文章则能跳出来看整体。真是各有各的好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