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方法笔记+知识(技能)体系+清单+计划+(时间、知识)管理心理

为什么越学越蠢?—堆积化信息欺骗了你

2016-08-08  本文已影响718人  要打怪的小碗熊

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你看到了觉得十分实用,于是马上的收藏起来,然后顺手关注了这个微信号,觉得它会为你的生活提供更多有用的资讯。然后因着健身,美食,娱乐,学习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收藏”,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可是那些收藏我们几乎没有再读过,而我们看似学到了很多东西,可是却一无所用。

收藏的文章,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你很可能患有“松鼠症”。就像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最后实际很少吃。其实,这是种心理疾病,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这种病症很容易让人的生活陷入混乱。

因为我们看似有很多的积累,但是实际上这些堆积化的知识并没有转化为我们的内在资源,时间一久,我们就会产生[累积的资源这么多,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完呢],[我已经利用碎片的时间去看这些积累,为什么我的进步并没有直线上升]诸如此类的想法,给我们的心理造成更多的压力,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认为还不如该玩就玩,该吃就吃,懒散才是正常的。

然而经过几天的懒散歇下来了,我们的心理又开始觉得学习是必须的,开始对懒散的生活感到焦虑,然后又投入了松鼠症的忙碌“学习”生涯中去。

很多人不断的在这个循环里,因为我们没有好好理解,堆积化的信息,跟我们个人的知识积累之间的关系。

但是知识是不是越碎越好,越碎越容易理解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有个朋友小a,为了减肥关注了各种各样的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说有特效减肥餐单连续吃一个月就能瘦10斤。然后她就兴冲冲的去尝试,然后在第二天的时候,就听到她因为胃痛而请假去看医生了。

这里不是说公众号跟减肥文章的坏处,而是在我们接收知识的时候我们要明白,我们看到的有时候不一定是全面的信息,而是被细化的零碎的信息。就像这个减肥餐单,是基于什么样的体质,什么样的运动量,什么样的状态下吃的,都没有被提及。我们总认为明确的给出来一个餐单,照搬照抄就好,也就往往走上了断章取义的道理。

现在的社会信息量太大了,我们被动的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我们更应该主动的去分析哪些知识才是适合我们的。找准了我们需要的知识,再去化整为零,才是正确的做法。

亲爱的,其实这些都是会带来负面影响的学习。你因为焦虑而学习,首先就会带着更多的压力和期待,这种情绪会让你迫切地在短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而不是系统性地有结构地去梳理所得。

对于学习,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一个习惯,一个过程。要想30分钟之内背下100个单词不是难事,但是怎样才能让100个单词变成你活学活用的词汇库,那是另一个层次。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学习-思考-学习-创新,每个环节都是那样的不可或缺。也许道理我们都懂,但为什么学习还是没能跟上?我们应该好好问问我们自己。

收藏一篇文章只需要动动指头,关注一个公众号就需要短短几秒。但这样一直不假思索的重复,是否会令自己把时间都浪费在收藏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