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灵维度-空间-疗愈关于修行

疫情时代不让精神透支的三个妙方

2021-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QBellC

生活节奏忽然快了起来,感到一扇扇门被敞开,推开每扇风景皆甚好;然而关门上路,还没有时间好好体会、记录、复盘,就进入下一个空间,犹如穿梭时空,恍如隔世。

这一年多的时间,能量情绪高低起伏,深刻地经历过,于是个中滋味印心底。

怎样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精神正常,真的是个值得被认真对待的话题。做个总结,分享三个有效的、能保持mental sanity的方法,就当是复盘、为下一段旅程做准备:

分散注意力向内探索有意识地与周围一切可以给你能量的因素做连结 —— 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也许都可以给你无形的黄金战衣,让你在乱世中保持清醒,在动荡的情绪中稳定内核,少做内耗,多享受生活。

先说分散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效果直接的其实就是运动。运动时可以放大音乐,让身体流汗,运动后产生的多巴胺可以瞬间秒杀任何积存在身体里的低频情绪,这个方法让人惊喜的bonus无疑是身体容貌的变化,如果不愚蠢到和别人比,那么日益健康轻快的肉身和收紧的核心,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自信心。

引用今早我的录音教练的话:confidence - is the appreciation of ones' quality and ability. 自信心的定义,是对自己特质和能力的欣赏。看到没,并不是你需要有一定的特质和能力,是对自己无论有何特质、有何能力所持有的欣赏态度。

所以为什么说和别人比很愚蠢呢?竞争心态也许能提高你成绩上的数字,但是对增长自信心没有什么帮助。除非你想做一个KPI都超高但是仍然自卑的人。

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还可以是做饭。找到心底的那个feel,问问自己的胃想吃那口,然后按照菜谱准备食材,尔后按照食谱一步一步来。过程中手脚运动的频率高于大脑,产生脑子休息,身为了心的诉求执行并产生结果的赋能过程。在很忙碌的一段工作结束后,可以有意识地用这个方法来调频并接地气,产生稳定中轴舒缓头脑紧绷的效果。

分散注意力还可以是做家务,安排聚会,给家里找个小project从设计规划到执行完成,这会让你把中心和注意力重新校准在这些不重要、但是可以耗能的小事上。这些耗能的过程又会产生一些预料到、或者预料不到的小惊喜:比如房子整洁一新、换置家装带来的新鲜感、比如更加了解了某个人;又或者就是简单地下载了各种情绪心思,给内心腾空间,重拾秩序感。

其实很多的情绪不稳或者焦虑,都和能量过剩有关。听到太多的噪音,吸收了太杂乱的情绪,无法释放、无处安置而已。

在分散注意力这件事上,只需要注意站在第三者角度上时时觉察,做事的目的是释放也好,专注也罢,不要让事情本身拿走了主导权,从而引起新一轮的焦虑。比如,打扫卫生是为了找到“心里整齐有秩序”的感觉,然而无节制的被杂乱和灰尘困扰,就是本末倒置。还有就是要有意识的安置脑子里的声音,洗菜就洗菜,不要一边洗菜一遍想着“我好讨厌洗菜”;如果真的安置不了,那就启用一下正念方法,想象一下新鲜的蔬菜是怎样被播种采摘,尔后进入身体循环滋养我们的身体。

第二个办法向内探索。

这可能听起来很难,但是也有捷径。 向内探索的传统方法是读书,本着自己研究自己的态度读书。不反感心理学的看心理学,明白我们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小心思,产生这样心思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能给你提供一个系统理性的解说框架,让你于是不那么困惑;觉得心理学太教条主义的话看看心灵鸡汤也行,然而鸡血文只可以治标,不能治本;因为“想被鸡血”的本质还是希望通过外界汲取能量,和向内探索无关。真正能做到自己充分了解自己,而不是跟风一时high,无论对个人成长和精神健康都有着持久长效的作用。

宗教和哲学也是向内探索道路上的两大名门。将信仰世界观皈依一派,找到同门兄弟姐妹,无疑是给自己延伸了家庭版图。在爱和信仰的背景下相互帮衬提供精神力量,正是恩典与福气的体现。

哲学的意义呢是以点及面、一通百通:研究透哲学三大课题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之后,生命的所有经历就会被赋予意义,眼前的不顺心、不开心、成就与无为,都显得那么的有理可循又没什么所谓。

于是哲学,就是向内探索的捷径。

实在不感兴趣的话,那么另一个捷径叫做让自己放空临在。能够全然开启自己的感官,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茶一人,放慢所任何事的脚步和速度,让自己迷失在时间中。没有什么不能等待,没有什么值得期待,于是睁眼见自性,闭眼即天堂,一切的可能性由此而生。

再说说第三个办法:有意识地与周围一切可以给你能量的因素做连结。

这和传统意义上的正念觉知有相似之处,比如把精力和关注点放在可以滋养你的能量场内。是否“滋养”,需要有内观能力的个体自我觉察和体会。和一个人对话,处理了一件事后,你觉得轻盈了还是沉重了?更通透还是更浑浊?明亮了还是暗淡了?都是衡量标准。

这个方法和传统的正念系统不同的点在于,有意识地在做事前设定好intention,那个意图,就是不管发生了什么令人费解的抓马事件,只要意图得到了满足,就是满足。比如锻炼身体是为了释能,做瑜伽是为了身心合一,组织聚会希望大家吃好喝好,都可以是意图;于是,是否外人说你瘦了或者没瘦,是否能、或不能做高难体式,参加聚会的谁谁谁有什么意见和我的认知相左,就变得没那么重要,因为并不符合所设置的意图。

明白了意图的重要性,再看看第三个办法就会觉得异常powerful:把“意图”调整在“和周围一切给你能量的因素做连结”, 这说的是,目光所及之处、精力注意力所置之处,都能给你或多或少、在这样或那样的方面给你能量:新奇的想法,阳光的笑容,正向的思考方式,脚踏实地认真做一件小事的态度,或者就是单纯的爱和善意的表达。对于让你感到哪怕一丝更沉重、浑浊或是暗淡的人和事,没必要花精力纠正,牢记自己的意图,微笑面对就好。

愿我们都能中轴稳定,内心自由, 能自由创造能量流动,活的淋漓而富有生机,爱的热烈而持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