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要学唐僧

2018-11-16  本文已影响21人  简千禾

题记: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被标题“骗”进来的,标题党的时代,标题不新鲜一点,内容根本没人看。我多年形成的风格是题目平淡无奇,内容逐渐深入,最终去说服人,影响人。只是现在发现,这一套落后了,不管用了,不跟着变是不行了。人们打开文章的第一吸引力就是标题,所以从这一年起,我也开始写一些看上去“有胃口”的标题。当然,水平有限,也许你读完会觉得浪费时间,也只好贻笑大方,成为一个解颐笑柄了!

学生干部要学唐僧,并不是罗家英那个喋喋不休的唐僧。如果唐僧有人格化身,罗家英的唐僧也是真实唐僧的一面,展现出苦劝向善没完没了的大无畏精神,只是语言太过啰嗦。这里所指的唐僧,是吴承恩书中的唐僧,是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所保护的央视版西游记唐僧,是正版唐僧。这曾是小时候的我最不明白之处,取经人里,就唐僧无能。有时候唐僧还昏庸、愚蠢,小时看《西游记》时唐僧赶走孙悟空的一段,把我急得不行,恨得不行,气得不行,想唐僧还是死了算了。但这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不同感悟。

想弄清我们为什么要学唐僧,先从这个问题开始思考,为什么唐僧是领导?

现代管理学一致认定《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管理学著作,对团队的描述拍案叫绝。世界文学史中描述团队完成任务的故事和小说很多,但诸多团队中,西游团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符合真实世界运作规则、能力最均衡、效能又最高的团队。不管是桃乐茜绿野仙踪的魔法团队,还是桃太郎的动物兵团团队,不管是指环王里的护戒使者团队,还是漫威时空下的复仇者联盟团队,银河护卫队团队,这些团队的故事性和戏剧冲突要更多些,人们只是为了讲故事而创造故事。但西游团队却不同,它以东方人的笔触,描述了不同类型的人在组成一个团队时出现的种种可能,作者创造的神魔情景让团队每个人的个性最大发挥,从团队组建、冲突、融合到最后的突破完成取经大业,成为一部经典团队管理教程。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隐匿于文字之后,往往要透过表面的故事解读实质的含义,甚至有时不仅要经过一重,而要经过几重解读才能知道作者的隐藏在文字后面的真实意图,这被西方人解读为中国式含蓄。《西游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东方故事,它有很多方面的含蓄,团队建设显然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一个。

《西游记》中最受大家喜欢的自然是孙悟空,看看这个人的业务能力,谁能不竖大拇指?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金箍棒、十万八年里的筋斗、猴毛分身等等手段,让人们看得眼花缭乱,同时还有附加能力,就是孙悟空的外交能力,上天入地、东方西方、佛道仙家,不管是谁都会卖给孙悟空的面子——这源于孙悟空上天当官时没事的闲游,结交了三山五岳的各路神仙,不过也有人说大家只不过看佛祖和观音的面子。孙悟空这么能干,为什么孙悟空不能当取经人?答案是一定不能。取经并不简单是把经书搬过来,而是要通过取经的过程“诚心”“正意”,以身心的皈依和内心的觉醒为修炼的目标,经历磨难获得开悟的过程。经书虽然重要,但是如果经书只是形式上的传播到中土,而无开悟之人将其发扬广大,经书的作用一文不值。所以,如来和观音花尽心思,让东方人看到佛教的大义微言,让他们觉得取经是救苍生的唯一之路,然后又刻意设计唐僧这样既有自身的学养和名声,又有皇帝的结拜的人主动取经,实在是一招再妙不过的布局。反过来再看看孙悟空,在整个的世界秩序中,只是一个不服管教的野猴子。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并不一定磨掉了它身上的野性。孙悟空只是被打怕了,当然也许是他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某些做法并不可取,也许是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当有人愿意释放他时他愿意以一切条件交换。事实上踏上取经征途之后,孙悟空的野性很快表现出来,他以快意恩仇的方式解决问题争端,与佛教真正提倡的教义其实多有相悖。在旁观者看来,孙悟空敢爱敢恨,喜爱孙悟空的行为方式。但如果仔细想来,孙悟空行事只是个心智不成熟的小毛孩,表层的是非曲直是也许一目了然,但真正做事是需要高超的团队沟通作为基本前提的,要和团队目标相一致,要和当前领导有着合理的沟通,要在授权范围下完成自己的业务,而个人的快意恩仇有时候会伤害团队,甚至可能伤害事业。这和现代管理中对一类员工的描述完全相符:有一种人本事很大,能力很大,脾气很大,一心向前,做事不懂照顾别人的感受。但是,本事强大的表象掩盖不住意志力薄弱的本质,在受到一点委屈、觉得自己有一点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就容易自暴自弃,辞职不干,撒手不管,最终割裂团队,破坏事业。这样的员工,用好了是人杰,用坏了却是团队的毒药。这样的人如果让他当了团队领袖,他不懂得别人的想法,团队和谐基本很难保持,团队会分崩离析;在懂事之前,他很难把团队目标和个人得失统一起来,凡事从自己的感受出发,高兴了一种做法,不高兴了一种做法,团队经常处于失控状态。管理学中对于这类能人提出了很多管理方法,要循序渐进,让他有步骤的成为领袖。所以,西游团队没有孙悟空不行,业务总要有人做,但孙悟空不能当领导,否则可能对事业产生绝大的伤害,这团队领导孙悟空当不得!

其次是猪八戒,从名字上,就知道猪八戒是一个什么货色。所谓的八戒是个佛教用语,意指戒掉人性中的各种缺点,用八戒概括之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正午过后不食”这样的戒律让现代人看不懂,“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让现代人觉得有点小题大作,但另外五戒是不言自明的)。从猪八戒的为人来看,确实具备了人类天性中绝大部分劣根性,好吃懒做、贪迷女色、谄媚狡猾,爱慕虚荣,还经常挑拨离间。但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这样一个缺点十足的家伙,大家非但恨不起来,却还有点喜欢。猪八戒是自带出场音乐的,“猪八戒背媳妇”的音乐被创造出来后成了八戒御用音乐,人们每次都能会心一笑,这是为什么?事实上,不仅是旁观者不讨厌,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讨厌,尤其是师傅。甚至我们可以说,师傅非常喜欢猪八戒,如果说孙悟空吃的是能力饭,猪八戒吃的就是感情饭,人家跟领导关系好!猪八戒非常爱和师傅套近乎,有事没事和师父嘀咕几句,说错了师傅不错过,进谗言师傅还爱听,办错事了每次都能轻松过关。事实上,从博弈论可以进行一定解释,孙悟空的桀骜不驯是很让唐僧头疼的,如不是孙悟空本事大恐怕唐僧早就把他彻底赶走。有了猪八戒在,总说几句大师兄不好,总爱和唐僧说点私意的话,纵使唐僧是有道高僧也难免感情上有偏向。猪八戒是个小人,用错了地方会是团队灾难,但也有可能用对——猪八戒最适合做办公室经理,能领悟领导意图,能陪吃陪喝,和领导关系好,所以就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事实上猪八戒有一项优点是整个取经团队里都没有的,就是他的超高情商。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头一天犯了错被批得狗血淋头,第二天还是大大咧咧上班。头一天跟大师兄闹矛盾,第二天卖个萌大师兄就能原谅——你还真别以为猪八戒这样的生活你过得来!但是,不管怎样,猪八戒这样的人物,顶多就是有个角色人物,他永远不可能成为团队领导,他永远不可能是取经人。

再说沙僧,这和尚挑担、喂马、粗活累活什么都是他的,谁都能指使他,谁都能骂他,是不是有受虐倾向?沙僧这叫定位准确,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论资格,很平庸;论武力,很平庸;论感情,很平庸;论关系,仍然很平庸。沙僧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庸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就是庸人的代名词。我们稍微想想便知道,取经这么重大的工作,会交给这样平庸的人吗?当然不可能!甚至让他加入取经团队,都完全不够格,他实在太平庸了!可神奇的是,他不但参加了取经团队,最终企业上市后还获得了个人股份,还晋升了金身罗汉这一高管职位!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力平庸其实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认不清自己的位置,沙僧的本事想要孙悟空的脾气,那就会被团队立刻干掉!正常团队的组建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能人,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普通人,甚至是庸人,这就是所谓的20%的人做80%的工作,另外80%虽然只有20%的贡献,但并不是不需要,他们从事的工作虽然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可必须有人做,有人完成,也是不可或缺。如果这样的普通人能认清自己的能力,在团队中能干别人不干的活,吃别人不吃的苦,这样的人一定不会被团队抛弃,甚至一直走到最后。当然,他必须明白自己的定位,他不可能是团队领袖。

说了这么多人,都不适合当领导,是不是就剩唐僧,就以就让他当领导?事儿可不是这么说的,唐僧当领导是必然,没有三个徒弟,唐僧一样是取经人,一样是团队领导——真实世界的玄奘法师不就是率领团队万里赴印度,最终孤身一人取回真经?唐僧当领导完全不是靠的武力,他武力值基本为0,那是不是意味着领导就不需要业务能力?我们来仔细看看取经的含义,取经是指求取真经,弘扬佛法,普渡众生,而唐僧的专业就是佛学,他是正牌大唐佛学院当家佛学大师,他才是真正专业对口,其他人是半路出家。我们再来看看唐僧后面所夹杂的社会关系,唐僧的前世是如来的大弟子,有着先天的纽带;唐僧的结拜哥哥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有着无可伦比的地位;唐僧本身是佛学大家,有着举手投足的影响力;唐僧还有观世音的直接关照,如来虽不便出面,但观音的出面释放出的强烈信号,三山五岳哪个神仙能不给足面子?再往后想想,这样身份的人取经回来,僧振臂一呼,佛学立刻就能在大唐弘扬——这样的人不当领导,谁当领导?

那不就是有关系吗?你的意思就是有关系就能当领导?

这你还真看错了唐僧,唐僧最核心的领导潜质,还真不是社会关系赋予的,而是他自己争取到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三个徒弟,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从开始对唐僧非常不屑到最后对唐僧敬爱有佳,你不会真以为是紧箍咒的作用吧?的确,唐僧的战斗力为“渣”,唐僧还喜欢喊救命,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怪还错怪孙悟空,但这些不重要,我们只要看看唐僧在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就会明白唐僧为什么获得了尊重。首先,面对死亡,面对困厄,他怎么做?唐僧的取经路共有81难,几乎每个磨难都有性命之忧,但不管唐僧遇到什么妖怪,在什么场景,甚至烧开水上了笼屉开始蒸了,都没有动摇过唐僧取经之心!唐僧不是没有凡人的缺点,他宠爱猪八戒,错怪孙悟空,五庄观惹了事之后也想逃跑,但不管是什么情景下,唐僧有一点却没变过,那就是要向西走,取西经的信念!如果磨难不算什么,那么美女、金钱和权力呢?一路上,唐僧以吸引女妖怪出名,其实哪个妖怪变化的美女都不丑,其中有一集杏仙还和唐僧吟诗赋对,颇有情愫,可曾见唐僧心动?因为他们是妖怪,所以唐僧不心动?那凡人呢?凡人中的极品,女儿国国王,拥有美貌和地位,基本上一结合,世界上凡人所期待的所有都有了,可唐僧又是如何?有时候一个人可以以超强的意志面对苦厄,但面对人世间的富贵诱惑却轻易被击倒,可唐僧呢?唐僧的选择是,没有任何犹豫,扔下温香软玉,抛开权力富贵,果断离开女儿国,骑上立马牌小摩托,继续西行,恐怕是绝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吧!

我们再来看看唐僧对徒弟的影响,也许我们都觉得唐僧太过迂腐,作为旁观者尚且如此,当事人感受又会多么深刻——唐僧的三大徒弟都是上天入地的神魔,怎么可能真心服饰这样一号领导?但是,神奇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强大的道德感召力,不畏生死,超脱富贵,一心舍己度人,唐僧开始获得徒弟们内心的尊敬,最终三个徒弟都心甘情愿地供奉唐僧。这样的一个领导者,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当孙悟空开始真正认识一个内在的唐僧时,野猴子也臣服了!

所以,唐僧最大的本事在于其意志力,在于其知道想要什么,在于其一心向西!事实上,这是领导者最需要具备的一项素质,是所有领导者素质之首。什么是真正的领导者?他们有着强大的意志力,他们不畏艰险,他们保持着超高级别的激励水平,他们随时表现出高昂的斗志,他们从不知疲倦,他们不会被眼前的利益诱惑,他们更不会被当前的困难吓倒!真实的领导者,就是这样一个坚定的指引者!

让我来描述一下当代的很多学生干部,加入时情绪高涨,初做时信心十足,遇到困难时觉得处处别扭,与人合作困难时觉得人性难测,遇到有人退出团队时觉得自尊受损,干了半年就开始“职业疲倦”,然后就觉得堪破红尘,凡事开始被动消极,觉得学生干部就像在过家家。我想你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深处,你是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当然,这其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要用一辈子来探索、回答。

后记:戏说《西游记》的文字很多,我这也算是凑了热闹。观点来自多本书,要感谢很多人,当然这里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初写这样文体还很不适应,总觉得词不达意,恐怕难免贻笑大方,让大家见笑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