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学友2

2021-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世有桃花思无邪
     沧浪亭第二场走读有二十位学友參加。

依然是亲爱的卢老师带队!
现在背诗群由于大咖的入驻,加上原来学友们走路背开车背日积月累下来的背,以每篇文章100遍牢记的速度。三年下来,群里学霸实在太多,
让我等汗颜,根本望尘莫及!
中国诗词之美,苏州园林之妙。用古人之心的念诗词,从浩瀚文字中体验过往,真是妙不可言!


    卢老师在大门外石桥上介紹了一下沧浪亭和可园的砖雕门口,便带大家刷卡进入门厅。

     园史就在壁间的碑文里。依然相信全体人员背一遍苏舜钦的《沧浪亭记》开始,

背完苏舜钦扁舟南游旅于吴中的緣由,來到苏州,买地构亭的经过就清晰起來。

大家又一起认了认各块碑的位置,简述各碑要点,园史变得越来越清晰起來,1045年苏舜钦建园;1547年文瑛重建;1696年宋荦重修;1719年吳存礼重建;1827年梁章钜重修;1873年张树声重修;1928年颜文樑重修⋯⋯

    第一期是从东往西走的,这次线路换成了从西往东走。
     第一个点藕花水榭还是卢老师讲。
     读楹聯「散华梦醒论诗客,烧叶人吟读易窗」。
     上聯中,「散华」是佛教中敬佛的典礼,《华严经》中称「散花于佛上,是为供养佛宝。」虽然后来道教也用「散花」仪式,这里应该指佛教。论诗客应该是读书人,儒生。
      下联烧叶人是道家,卢老师提起了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进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唐诗三百首中的篇目,大家都熟背如流。朗朗上口声声入耳!

     「读易窗」让我想起宋人叶采的诗《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这诗是《千家诗》中的,会背的人少了点,但是诗词浅显易懂,卢老师又把诗歌背了出來,一解释大家就明白了。
      也有说这首诗不是叶釆的,而是周敦頤的。不管到底是谁的,「读易窗」肯定是说儒家的。
     所以说这是儒釋道并存的一个联。

     匾額「藕花水榭」为张之万所写,张之万,1847年的状元,1870年任江苏巡抚,拙政园主人。想到拙政园又想起了周敦颐《愛莲说》……

     接下来 看看小院的铺地,据说这是蘇州园林最美的鋪地。看看地穴(空门)和花窗,偷窥一眼锄月轩,留意一下东壁上梁章钜写的《沧浪亭放生会碑記》,便走出藕花水榭,沿廊前行時,注意看一下假山里藏着的那口井,據說为六舟所浚井。

     花儿多多老师讲御碑亭。
     康熙皇帝御笔「膏雨足时农戶喜,县花明处长官清」,吳存礼说是皇上南巡时所写,花儿多多排了排康熙六次南巡的時間,1684、1689、1699、1703、1705、1707,分別是在汤斌、洪之杰、宋荦、于准担任江苏巡抚任上,而吴存礼是1715-1723年担任江苏巡抚,显然时间上搭不起来。

    而御碑亭中间的康熙赠诗「曾记临吴十二年,文风人杰并堪传。予怀常念穷黎困,勉尔勤箴官吏贤。」吴存礼的《沧浪亭重修記》上说写于1719年,第二年刻石,这个时间是对的,1719年,离康熙第五次南巡的1707年,正好隔了十二年。

     花儿多多老师把康熙的原诗给搜了出來,又引出了李端的诗:「暮雨萧萧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池荷几番声。」⋯⋯。还有辛弃疾的词⋯,真正是汲古得修绠,面前的一副联、一首诗,引出了大桶清冽冽的知识之泉。

    Mary 老师讲五百名贤祠。


      五百名贤祠为道光七年巡抚陶澍、布政使梁章钜捐俸所建,594位吴地先贤合传,文章事业,英灵端自让王开。⋯作之师 取《尚书.秦誓》 「天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一米阳光老师讲翠玲珑,她带着大家吟诵苏舜钦的美诗「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体会眼前「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

    翠玲珑为曲尺形建筑,三曲,每一间的四壁花窗打开都是一幅「尺幅画」。站在西头的正间,往北看是竹叶画,往西看是竹杆画,往东看是竹石画,往南看是竹径画⋯,配上轩内此君联上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诗句「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真如置身竹海山溪野径,美不胜收。

      莞尔老师昨天在明道堂讲过张樹声,今天在看山楼小院讲陶澍的「印心石屋」、林则徐的圆灵证盟,欣赏看山楼独特的旱船模样,在看山楼溯古,读壁间恩寿的《二程子祠記》⋯

      子陵老师讲闻妙香室,杜甫夜宿寺庙「灯影照无睡,清心闻妙香」,让这间书屋溢出浓浓的禅意,而这里又曾經是见心书屋,屋北十几棵梅花,令人想起元代翁森《四时读书乐·冬》「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梅香、书香、佛香在这里汇聚,细品三香,看暮色降临,忽然发现已近闭园時间。大家登上沧浪亭,第二场走读还是在集体背诵欧阳修《沧浪亭》和苏舜钦《过苏州》的朗朗书声中結束。

一群神仙学友学霸,真是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