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论人生》的笔记
培根在1626.3月底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在途经伦敦北郊时,这位一生提倡科学实验的思想家突发灵感,要试验冷冻防腐,于是不顾高龄体弱,下车向一位农妇买来一只鸡,将其剖开,用雪塞满。他不幸因此着凉,被送到附近一座农庄,于四月九号在该处逝世。他因试验而去世,象征性地表明,他将一生献给了他极力提倡的科学实验。
P7 值得注意的是,人内心的任何一种情感,都不会脆弱得不能克服或控制对死亡的恐惧,而既然人有众多战胜死亡的随从,死亡也就算不上是可怕的敌人了。
P18 逆境的美德在于节制,逆境的美德在于坚韧。
P34 妻子乃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老年时代的护士。
P38 专心致志做自己之事的人,绝无嫉妒之事。因为嫉妒是一种游荡之情,在大街上逛来逛去,不肯呆在家里,正所谓好事之徒一定没安好心之说。
P63 凡事在商计时最好顾及风险,在行动时最好不计风险,只要这些风险不是太大的话。
P65 犹如出膛的子弹,其追风逐日之速,目力所不及也
P143 利落的关键,在于做事有层次次序,分门别类及提纲挈领。做事不分门别类就永远做不彻底,分得过细则永远搞不清楚。
P188 养生有道,道不在医术却在人自己那里。当自己掌握了何物于身体有利,何物有弊,又予以遵行时,即是最好的保健处方。
P188 少壮时体力强健,任由自己放纵无度,这种透支是一笔到了年老要还的债。
P188 长寿的最佳法则之一是:在吃饭,睡觉,运动时要心无杂念,轻松愉快。至于心里的情绪和思绪,对各种嫉妒,焦虑郁积的怨气。玄虚疑难的追究,过度的兴奋和亢奋,无以分担的忧伤都应避而远之。而对各种的盼望,乐而不淫的事,多趣而不奢华之事,引人憧憬和仰慕以及对因之而来的新奇感,能以诸如历史、寓言、自然研究等美好事物充满人心的学问,都应怀而思之。
P189 生病时以调养为要,调养时以锻炼为要。
P222 天性总是隐秘的,有时可予以克服,但是很难完全戒除。用压抑的方法,只会使天性有更强的反作用力,用教育和诱导的方法,则会减小天性的困扰,但是,唯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真正改变和制服天性。
P254在谈判中,开门见山地提出目的不如迂回地探测一下对方的意向。当然如果做为一种使对方措手不及的手段,也是可以利用的。对自满自足的谈判对象,应当设法煽起他的欲火。在谈判已肯定下双方的执行协议的条件后,注意的重点应当放在由谁先来履行的条件上。这时,应当能设法牵制住对手,或至少使他相信你的承诺是可靠的,否则他不会同意先承担义务的。
P267读书学习是为了获得享受、养成斯文及发展才干的。它所获得的享受,主要是表现在独处和索居时;所养成的斯文,主要是表现在谈吐上;所发展的才干,主要表现在办事的决定和处理上。因为,经验丰富的人固然能做事,也许还能洞察细枝末节,但在总体上的统领和运筹帷幄上的才干,则唯有出于那些博学的人士。读书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轻信尽信,更不能为了猎取谈话资料而断章取义,而应为了省察和思想。
论旅游: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对于成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
论忠告:“一、就人来说,要慎听幼稚轻率者的献策。二、就事来说,要慎听那种过激的言论。”
论死亡:“‘伴随死亡而来的一切,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塞涅卡)呻吟与痉挛、面目之变色、亲友之哀悼、丧服与葬礼,诸如此类的场面都是显示死亡之可怖。
论建筑:“所以建筑的首要原则是实用,其次才是美观。”
论养生之道:“一个人长寿的秘诀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无忧无虑,自得其乐。”
至于人之所感所想,当避免嫉妒、焦虑、忧愤以及过度欣喜和暗自悲伤,亦当避免思其力所不能及、其智之所不能。应该让心中怀有憧憬,怀有并非狂喜的愉悦和并不过量的多种情趣,并怀有仰慕和惊叹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奇感;还应让头脑中充满庄重而多彩的思考对象,如历史、神话、以及对自然的研究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食疗要比药疗对身体更为有益”
“平时不要对身体出现的小毛病掉以轻心,而应该重视起来以防微杜渐。”
“人应该以两种对立的方式交替使用来调节身体与心态,但应主要采用对身体有益的那种。时而节食时而饱餐,但更多时是饱餐;时而熬夜时而早眠,但更多是早眠;时而静养时而运动,但更多的是运动(塞尔苏斯)
论园艺:“种植花木,是陶冶性情的最好方式。”
论高位:登高位而德行愈增,此乃高洁之士的明显标志,因高位显职实则德行之所在
论贵族:生为贵族者,通常不再勤奋,而不勤奋者是会妒忌勤奋者的;而且,身为贵族的人其地位不会再有多大的升迁,当他停留在地位而别人高升时,则难免心生妒意。
论叛乱与骚动:叛乱要素有二,一贫者日众,二不满甚广。填饱肚子的叛乱最难戡平。塔西陀说,真敢为祸者寡,乐于参加者众,而所有人都会对叛乱默认。
论迷信:对于神灵,与其妄加评论,不如一无所知;因后者只是不信神,而前者则是渎神
谈父母与子女:为人父母者爱把喜乐忧惧都藏在心头,因为有些感受不能说,有些则不愿意说。子女可使父母的辛劳苦中有乐,但也可使父母的不幸加深;子女会增加父母对生活的忧虑,但也会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担忧。
论法律:“对于法官来说,学识比机敏更重要,谨慎比自信更重要。”
“因为犯罪虽然冒犯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是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正如所罗门所说:谁若使善恶是非颠倒,其罪恶犹如在庐井和饮泉中下毒。
论进言与纳谏:因私下发表意见多直言不讳,公开提出规谏则多有顾忌。世人在私下里更勇于陈述己见,在公开场合则更容易人云亦云。
君王主持会议须当心,切莫就其提供讨论的问题表明自己的倾向,不然与会者只会投其所好。
谈利己之聪明:为利己而玩弄的诸多聪明,说到底是一种败坏的聪明。它是老鼠的聪明,因大屋将倾,鼠必先逃之;它是狐狸的聪明,因獾(huan)掘洞穴,狐占而居之;它是鳄鱼的聪明,因其欲食之,必先哭之
谈革新:因为对误入歧途的人性来说,恶就像落体运动,越下落力量越大,而善则如抛物运动,只有起初那股力最强
论财富:财富不过是德行的包袱,因为财富之于德行,不啻(chi)辎重之于军队。辎重不可或缺,亦不可滞后,但它每每有碍行军,有时为顾辎重甚至会贻误战机或妨碍胜利。
钱财替人招灾致祸的时候远远多于替人消灾化难的时候。别为炫耀而追求财富,知挣你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施之有乐且遗之有慰的钱财。但也别像修道士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对金钱全然不屑一顾。
论国家真正强盛:狼从不在乎面对的羊是多少。
凡旨在图强的国家应注意,切勿让本国贵族和缙绅增长过速,因为那样会让平民阶级逐渐沦为萎靡不振的雇农和贱民实际成为上流阶级的奴仆。
但要真正的成为强大的帝国,至关重要的的一点就是国家公开的尚武从军乃最大的荣耀,最高目标和最的荣耀最佳职业。一个国家如果不直接了当的宣扬尚武就别想尝到强盛的滋味。
人不运动不健壮,政体不运动不强盛,对国家来说,师出有名的体面战争无无疑是最好的运动。
拥有海上霸权是一个强国的象征。
论困厄: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谈习惯和教育:人的思维多取决于性格上的倾向,其言论多取决于被灌输的知识和主张,但其行为却多取决于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格的力量不如习惯强大。如果说单纯而独立的个人习惯力量已不小,那相互结合而成的集体力量则可谓强大无比;因为在集体中有榜样的教导、同伴的鼓励、竞争的鞭策和荣誉的指引,以致习惯的力量在那儿可登峰造极
论青年与老年:青年人更适合创造而非判断,更适合执行而非决策,更适合新举新措而非旧事陈规;老年人富于经验,凡经验之内的事他们做起来都轻车熟路,但遇到新情况他们就可能误入歧途。年轻人出错往往会使事情毁于一旦,年长者出错则只是使本来可做得更多更快的事情做得少点慢点。
《论读书》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但若要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还是博览群书者最能胜任。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书痴。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运用读书,这并非由于书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为其用法乃一种在书之外并高于书本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方可获得。
读书时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囫囵吞枣,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蒸馏之水淡而无味。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论美》
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需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世人难见绝美者兼而至善
世间美男子多有身躯之完美而无精神之高贵,重行而不重德。
至于美女,天生容貌胜过粉黛胭脂,而优雅举止又胜过天生容貌。优雅之态乃美之极致,非丹青妙笔所能绘之,亦非乍眼一看所能识之。
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要之,年少而美者常无行,年长而美者不免面有惭色。虽然,但须托体得人,则德行因美而益彰,恶行见美而愈愧。
《论礼节与仪容》
待人不拘礼节者须有非凡之大德,就好像不加衬托而镶起来的宝石必须是很宝贵的一样。不过一个人好好注意的话便可以看到,在赞扬称许之中其情形也和生财取利是一样的。有句成语说得对,“小利可以生大财”,因为小利来得频繁,而大利则偶而来之。同样,小小的举动常常得到大大的称许,因为这些小举动是常有而且常为人所注意的,而任何大才大德得以显现的机会则如同节日一般,由此可见,讲究礼仪小节可替人增添美名,正如伊丽贝拉女王所说:举止优雅乃永不过时的推荐信。要得到这种推荐信,只要不藐视它们就差不多行了,因为这样他自然会留心观察他人的优雅举止,此外还须做的就是自信。须知一个人若是在言谈举止上太煞费苦心,他就会失去其应有的风度和魅力,因为风度魅力之展现必须自然大方而无矫揉造作。有些人的举手投足像每个音节都推敲过的诗行,这样一个过于分心在小节上的人如何能做大事。
全不讲究礼仪就等于教别人也非礼怠慢,亦等于叫别人对自己不必尊敬。所以接人待物不可免礼,尤其在与生人或讲究礼仪者交往的时候;但是过分强调礼节,把礼节俗套看得高于一切,那不仅会使说话人显得可笑,而且会减少人家对他的信任。在同辈之中有的是亲热随便,故不妨保持几分庄重。在下属面前肯定会受到尊重,故不妨显出几分随和。不分场合地过于讲礼会使人感到厌腻,从而会使自己显得庸俗。专心注意某人本身并无不妥,但须让对方知道你是出于敬重而非出于轻率。附和他人通常是一条有益的规则,但附和时须加上自己的主见;你如果赞成他的见解,还要加上点不同看法,赞成他人的提议须附上个先决条件,而认可他人的计划则须提出进一步的理由。在处理大事时不可过分拘泥于俗套,在观察机会时亦不可过于谨小慎微。
《论人的本性》
本性往往是藏而不露的,有时会被压抑,但却很少能被易移。强行压抑只会使本性在压力消失后更为强烈。谈经论道仅可使本性稍有收敛,而唯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改变和制服人之本性。欲彻底改变本性者为自己设置的任务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的任务会由于经常的失败而气馁,过小的任务虽然可以常常获得成功,但进步甚小。起初,他的练习应该有所借助,就像学习游泳借助于漂浮物一样。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应该在不利的条件下练习,就像穿上厚鞋练习跳舞一样,因为,假如练习的难度大于正常的需要,可以获取更为完美的结果。在本性强烈,因而战胜它也是艰难的情况下,则需要分段依次进行。首先要恰如其时地抑制和阻止本性的发作。就像控制发怒时背诵24个字母一样,然后要从数量上减少,就像一个人戒酒,从无节制的痛饮到只在吃饭时喝酒一样,最后,完全中止。但是,假如一个人有毅力和决心,能够一举从本性中解放自己,那是最好的。 “最有资格宣称自己是精神上自由的人,是那些冲破束缚于胸膛的锁链,并即刻就摆脱痛苦的人。”有一个古老的规则,认为矫正本性像矫正一根弯曲的树枝,需要向相反的极端弯曲,以便在外力消失后使其正直。这是不错的,不过需要明白的是:此处相反的极端不能是恶习。一个人不应该持续不间断地强加给自己一个习惯,而应该有些间歇,一则这间歇可以加强新的尝试;另外,假如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不间继的练习,他将会在养成良好习性的同时,也练习了他的谬误,并使两者同在一个习惯之中。除了及时地间断外,是没有别的办法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人对战胜本性不能过于自信,因为本性可以潜伏很长时间,而一遇到适宜的场合或者诱惑就会复活,就像伊索寓言中那个由一只猫变成的少女,她一本正经地坐在餐桌的一头,但当一只老鼠从她前面跑过,她就露出了原形。因此,一个人或者应该完全避开这种具有诱惑力的场合,或者使自已经常处于这种场合中,这样他才可以少有动摇。 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本性的,是在私生活中,因为那里没有虚饰;是在激情中,因为此时他会遗忘平日的教训;是在新的情况下或新的尝试之中,因为此时他没有惯例可循。那些本性和其职业相适宜的人,是幸运的。而另外的人们,当他们从事于自己并不喜欢的事业时,他们则可以说:“我的灵魂曾长期漂泊不定”。在治学上,凡是需要一个人强求自己去学习的学科,那么就应该有它固定的学习时间,但如果这门学科是和这个人的天性相适宜,则不必要为其留下任何固定的时间,因为他的思想会自己飞往那里,只要其他的事务和学科能为其留下足够的时间就可以了。 一个人的本性,不长成药草,就会成为莠草,因而,他应当及时地灌溉前者,铲除后者。
《论友谊》
1、“喜欢孤独者非兽即神。”2、其实在没有爱心的地方,熙攘的人群并非伴侣,如流的面孔无非是条画廊,而交口攀谈也不过是铙钹作声。(náo bó,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此情有句拉丁格言略能描绘:一座城市便是一片荒野。友情的一个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由各种情感引起的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就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化金。
友情的第二种功效,就是使理智健全,有如第一种功效是情感健全一样。
据朋友的忠告形成的看法通常都更为公允,更为完善,因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总是浸泡在自己的偏好和习惯之中
《论嫉妒》
爱管闲事且又爱探听别人的隐私的人,通常是爱嫉妒别人的人。因为之所以想知道别人的打量的事情,不可能是因为那些忙乱全都会与他本人的荣辱有关,因而,其中的原因一定是,他在观察别人的好坏的时候,获得了观看戏剧演出时才会有的那种欢乐。
无德之人必会嫉妒有德之人。因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的,因此他只能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会设法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倒宁愿给给人类的嫉妒心留上点余地,有意让别人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占自己的上风。
那些因其轻薄和自负而想在各个方面都胜过他人者亦常嫉妒。
<p>谢谢阅读!本笔记的作者是浪里行舟,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转载,如需转载我的文章请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