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班--007不写就出局

心智的发展(1) - 草稿

2019-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泽义

学习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二部分,认识心智模式:辨别防御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如果把人比作一部复杂的机器,行为是这个机器输出的结果,而心智模式是驱动机器的底层程序。

1.什么是心智模式?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关于他们的意见所困扰。意思是,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怎么样,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这些习惯化的想法,叫做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就是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必然会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果去追求一心想追求的成功和幸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评价我们自己。

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2.心智模式的两个作用

心智模式让我们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解读,并产生不同的情绪。

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经常会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他本身的正确性。

3.成长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的方式,心智模式分为两种: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型,一类是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型。

成长型心智模型

自我决定论认为,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以上是一种正循环,是成长型心智模型。

反之,如果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那就会陷入另一种心智模型――防御型心智模型。

这样,就陷入另一种循环,不断寻求安全感的循环,而防御型思维,就是阻挡我们走向自我发展最大的思维障碍。

接下来的笔记分享主要从防御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和成长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并讨论怎么从防御型思维转变到成长型思维,列出了主要框架。

第一部分: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背后都有它们想防御的东西。

第二部分我们会学到成长型思维的一些特征,并收获一些能帮助从防御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的有用思维工具。

主要了解如何建立行动的张力,如何把行动的张力变成行动的动力,怎样和现实保持密切接触,以及怎么发展出适应现实的思维方式,还有有弹性的思维方式是如何进化出来的。

在行动上,我要改变世界,可在思维上,我们要让世界改变我们,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深刻而复杂,这就是自我发展之道。

以上是这一节的笔记分享,接下来想要具体了解两种思维的表现特征、以及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和如何改变,请听下回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