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园散文家简书精品苑

黔阳古城掠影(三)

2022-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墨粒子

自然风光

文墨粒子摄

这么多年来,我最喜欢的自然风光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因为这景致给人带来的是愉悦的心情、宁静的心境和安祥的心态,它可以消除世人的烦恼,荡涤世间的尘污,净化世浊的灵魂,让生命在苦难中得到些许慰藉。至少,对于我来说,它是一种生命的向往和寄托。

在湘西南的沅水流域、雪峰山脉,这样的秀丽风光不少,而黔阳古城这地方就是其中的一处。

古城正好座落在沅㵲两水的交汇处。以水分界,整个城市三分相映。站在交汇处举头环顾,但见沅江浩浩,微浪轻波,枝柳线桥、㵲水大桥横跨两水;群山巍峨,古塔高耸,处处树木葱茏,芙蓉楼悄然临江而立;古城清幽,楼宇互拥,省道、国道、铁路、高速路纵横自去。古城之外,现代城池拔地而起。

若清晨来此,凭栏远眺,则岚雾茫茫,山色朦胧,小舟几叶,恰似“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又如“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活脱脱一幅天然水墨画。当年,谪为龙标尉的“七绝圣手”王昌龄,或许常朝临江边,望青山吐翠,观大江奔流,叹命运多桀。如其诗云:“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

若是傍晚闲游此地,则天水霞光,五彩缤纷,苍山远去,飞舸东来,大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势,整个古城渐隐在云霞余光之中,且时不时传来小鸟归巢的啾啾之声。穿越到唐朝,王昌龄此时或许正在聚朋江亭,把酒问盏,吟诗作歌;或许正在“横笛怨江月”,叹“扁舟何处寻”。可能在一个晚间,诗人野宴诗兴勃发,写下如下诗句:“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黔阳古城的如画美景,连同我喜欢的其它自然风光,已经镌刻在了我的记忆中,让我深深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我乃自然之子,生命既属于自己,也属于这大千世界。

2022年4月11日写于鹤城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文墨粒子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