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诗互证与诗歌境界

2023-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字杂谈

人诗互证,既是诗歌的源头,也是诗歌未来的方向。

人诗互证,就是抒情言志,就是情动于中形之于言。

人诗互证,就是“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就是五四新诗革命强调的“活文学”。

人诗互证,就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景,就是场景,就是现场。写诗,就是人在现场产生的情感,就是实情实景。没有人之具体在场,就没有诗。

人诗互证,就是修辞立其诚。好的修辞,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之上。诚,真也,实也,就是朱熹说的“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就是海德格尔、巴迪欧的“存在之真”。写诗,就是要呈现真正的自我,就是要展示活生生的灵魂和精神。

诗歌批评强调“知人论世”,本质也是强调“人诗互证”。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说的就是理解诗歌,必须了解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才能真正理解诗本身。

陈寅恪提出“诗史互证”。诗,往往比历史更真实。陈寅恪说,“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他认为《唐史》里有许多“想当然”,错误甚多,时、地、人的关系混杂不清,难下结论。唐诗却是清楚地谈到时、地、人,谈到人的感情、关系,融成一气。故诗有史之意义。杜甫诗就被誉为“诗史”。

人诗互证,却也不能极端化。人诗互证,可以证明这样的诗歌是成立的,这样的诗人是真诗人。

但大诗人还有更高的追求,就是对境界的追求。诗之高下,还需以境界为标准。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高格”。

何谓境界?就是人之认识水平、心灵品位和精神层次。两句诗可以理解何谓“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如何提高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是达到高境界时的感受、视野和情怀。

境界的提升,需要时间的淘洗,需要生活的考验,更需要不断自我修养、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诗成肉身,或许就是诗歌的最高境界了。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东坡,都是人诗互证、诗成肉身的典范,其形象是其高境界的一种呈现,所以,我常说李白是道教的美学代言人,杜甫是儒家的美学代言人,王维是佛教和禅宗的美学代言人。苏东坡,则是儒释道融汇的典范。中国古典文明,至北宋达到一个顶峰,苏东坡就是代表。

现代新诗的突破和发展,寄望于美的开疆拓土,寄望于境界的不断升华。

在“GPT时代”,人诗互证更有着特别的意义,在AI也可以写诗的时代,在AI修辞速度和能力甚至可能胜过人的时代,唯有人诗互证能证明真正的诗人和真正的诗歌了。

曾有一段时间,人诗背离,言行分离,程颐称:“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为伪也”,“伪诗歌”的流行应该终结,是到了人诗对应、人诗互证的时候了。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文字,文字可以描述、记录和储存人的情感、经验、记忆和智慧,传之后世,留存永久;人和AI的区别是人有情感,人本质上是情感的存在,情感是人之本质。在“GPT时代”,AI也会文字,语言是存在之家已经破灭。人是一个永远的情动者,这才是人之意义所在。

所以说,人诗对应、人诗互证是诗歌的未来。只有人诗对应、人诗互证能捍卫诗歌的尊严和诗人的尊严。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小说家、散文家称之为“家”,而诗人称之为“人”,在这里我可以回答了。人诗互证,既是古老的诗人之为人的意义,也是未来的诗人得以自立自证的标准和尺度。因为,诗人永远是人,诗如其人。诗,一直最具个人性和独特性,也证明人之个体性和独特性。

真正的诗,永远只有真正的个人才能写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诗也是人类的目的和未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