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

2017-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热门小事件

        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与泰戈尔等人合影

        20世纪初,西方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学贯中西。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六国饭店用英语讲演《春秋大义》,不但要售票,而且票价要高于“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梅兰芳的戏票价格为一元二角,而辜鸿铭的讲演票则开价两元,却还很叫座。足见他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用现在的话来说,辜鸿铭就是是学霸中的学霸,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文学与哲学,而后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地游历和学习,获文、哲、理、工、神学等13个博士学位。

        辜鸿铭有才却也很怪。他拖在脑后的那条小辫子。清朝亡国前,他留学西洋,曾在一段时间里剪断过辫子。但清朝亡国之后,他却标新立异,又重新留起了辫子。“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成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这是周作人在《北大感旧录》中对于辜鸿铭的描写。他丝毫不惧别人的异样目光,当时北大学子讥笑他是满清遗老,可辜鸿铭充满哲理地反驳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可是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辜鸿铭晚年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大学英文教授温源宁作文《一个有思想的俗人》,尝言:“在生前,辜鸿铭已经成了传奇人物;逝世之后,恐怕有可能化为神话人物。其实,他那个人,跟目前你每天遇见的那许多人并非大不相同,他只是一个天生的叛逆人物罢了。”这也许算得上是一针见血之言。辜鸿铭刻意追求与众不同,大凡别人赞成的,他就反对;别人崇拜的,他就蔑视。时兴剪辫子时,他偏要留辫子;流行共和主义时,他偏要提倡君主主义。由于他才智出众,凡事都能谠言高论,自圆其说,也就决不会穿帮。有人骂他为“腐儒”,有人赞他为“醇儒”,其实都不对,他只是一位天生反骨的叛逆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