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

新媒体该何去何从

2016-03-10  本文已影响128人  乙洺

     自从来到石家庄创业,又像十几年前一样住进多人宿舍,脱离了熟悉的台式电脑,整天沉迷于办公室和会议室,自然也就辜负了我那还不满200的公众号粉丝,辜负了“众说纷纭”的原创团队,也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老鹰“你的公众号估计坚持不了多久”的言论。这一切既有我工作变动的偶然因素,也有缺乏经济推动力的必然因素。

     大概前年某个时候,具有各地市代表性的公众号如雨后春笋,遍地发芽。估计所有人都因为参与萌宝投票、选美投票等活动,被稀里糊涂地成了某些公众号的粉丝。出于好奇,我也和河南省新媒体排名前三的某公众号小编成为了朋友。

     他们的起步策略如出一辙,都是靠“关注才能投票”起家的。这需要前期的大量投入,除非你有足够的人脉让那些赞助奖品的商家自愿与你合作。据说有些都是自掏腰包送出去n部iphone才聚集了上万的粉丝。

     我是某公众号的忠实粉丝,不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公众号,而是因为我爱这个城市,他们偶尔有一两篇文章,会让你觉得生活在这个城市很幸福。其实,这也几乎都是各地市公众号的最大卖点。“我要去XXX”“XXX是哪个省的”……,特别是最近几天“这个人大代表提案,XXX人都在转”,几乎成了所有地市公众号的统一标题。

       为了争取人气,某些公众号还推出了一些所谓“明星”“网红”,弄一些拙劣的、让人觉得与这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发展档次完全不搭的娱乐表演,让人哭笑不得。有一次,我看到我那小编朋友发布的单位聚会照片,竟然有几十名员工,而且貌似经常加班到深夜。相比之下,我们的团队如果都有这样的精神,那就真能立于全球不败之地了。

     出于一种自然反应,我从关注这个公众号开始,也在不断关注他们的发展,除了后台的粉丝增减我看不到,几乎每篇文章的点击数、赞赏数我都会有所留意。结果就是不容乐观,这个不容乐观并非源于表面上的点击量下降,而是黔驴技穷的颓势与每天发表篇数只增不减的矛盾。我看到了员工的努力拼搏,似乎也能看到老板的担忧,毕竟他们的生存根基还是依赖实体的广告收益,依赖粉丝的数量和活跃度。

     曾经有段时间,出现过这么一个怪圈。过去做传统报刊杂志的那些人,真正的写手,很多特约编辑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结果费时费力弄出来的一篇文章,还不如一个网络小编几句博眼球的话点击率高。于是,很多做传统媒体的,因为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纷纷转向新媒体这块不用费时费心就能吃饱的蛋糕。

     现在看,应该到了回归的时候了。就像有几年,没有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样,近些年,人们开始回归电影院,只因我们需要更好的体验。我相信对新媒体当前的这些做法,人们很快便会疲倦甚至生厌。

     最明显、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单篇文章的点击量没有粉丝数量多。就发展而言,这便是巨大危机。

     我有一个摄影师朋友,个人的公众号,粉丝也就几百人,几乎一两个月才更新一次,但他每发布一组照片,几乎一夜之间就会被迅速转发到10万+,因为他用工匠精神,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他不做广告,换来的是个人身价的成倍提升。

        我还有一个老总朋友(前面提到的老鹰),个人的公众号,创业主题,粉丝顶多也就以千计,结果他每发布一篇文章,粉丝打赏的收入就够他美美地搓上一顿海鲜自助。因为他锁定的是一个特殊人群。他对我说,在他开设这个公众号的时候,按照1000元一股的价格众筹,一晚上收了朋友圈10多万的赞助。

  这些绝不仅仅只是特例,而是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态度,带来正确的发展。

     希望那些如雨后春笋般的地市新媒体,能够真正担负起宣传城市、团结城市的责任,抬高层次,走出局限,让粉丝真正成为fans,让遍地发芽成为遍地开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