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竹斋文集婚姻育儿

白发苍苍的母亲啊

2018-10-16  本文已影响40人  瘦竹斋
白发苍苍的母亲啊
白发苍苍的母亲啊

母亲的白发    杨连山

母亲的白发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了,灰白的头发是母亲辛苦操劳的见证。想想母亲一生的辛苦,做儿女的不管怎样孝顺都不过分。尽心尽力地让母亲有一个安乐的晚年,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回报了母亲,该多好啊!

在我的印象之中,不知道是啥时候,白头发不知不觉地悄悄地在母亲的头上多起来了。我也不知哪一天忽然惊觉,妈,你头上有了白发,你说我粗心不粗心。当儿子的就是这样粗心大意,连母亲头上有了白发都不知道,这可是为儿女们操劳才有的白发啊,你不怪我吧。

可是,有一次,我却看到了白发苍苍的你,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确切地知道母亲有了白发就是伺候小琴生杨宝宝的时候,母亲走时,我送母亲到社旗宾馆东面的大街上,母亲往南找大哥送她回去。我站在那里,蓦然发现了个子不高的母亲,头上灰白的头发,在微风的吹拂下飘了起来。这一幕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定格于我的心里,永生永世我也不会忘记。)。

母亲,那是啥时候?哦,我想起来了,那是有宝宝的那一年。在1989年的十二月初,小琴快到预产期了,有一天她在街上玩了一晌,有点累着了。第二天上午说肚子疼,想着快生了,我就赶紧慌着去叫你。我骑了自行车慌慌忙忙地回到薛庄。

在家吃了晌午饭,我对你说:“妈,小琴可能快生了,我想叫你去招呼一下,也不叫你干啥,有个老年人招呼着些。”于是我用自行车带着你到草庙王的公路口,等了一会儿谁知道却没有车,我只好带着你去社旗。那一年你六十七岁了吧,没有出过远门,更没有坐过自行车。我想你坐着怪拿捏的,一个没有坐过自行车的人,猛一坐是很拿捏的,一路上费了一个多钟头,那不坐的两腿发麻。可是,你一声也没有吭。还是半路上,我想着腿要坐麻了,于是说,要是腿麻了,下来走一会儿活动活动。你说:中啊,你慢一点儿叫我下来。你从自行车后座上下来了。母子两人慢慢儿地走在公路上(人的生命的过程,也就是在对于过程的追求之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乐趣。在此过程之中有生离死别,生老病死,有劳作奋斗,有困难挫折,有探索拼搏。热爱生活,有人生的追求目标,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哪一个人没有对生活美好的希冀呢?正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到了社旗三初中,小琴说:“肚子又不疼了,还不到时候哩,可能是前一天上街玩有点累了。”你就在学校住下了,有一个小竹床,晚上你就睡在小竹床上。

过了几天,到了预产期,可是还没有生,小琴沉不住气了,着急了,到保健院打了催生针,到了后晌快黑的时候,疼的很,我用戚金明家的架子车,拉到了保健院(按农村习俗,不能白用别人家的东西,给了他三元钱。),住了院。晚饭后却疼的很了,我和她婆站在床两边,小琴拉着俺俩的手,呻吟着喊疼,喊了一夜,到天快明时生了(一个母亲真是伟大,而每一个母亲都要经历生育的阵痛,在阵痛的体验中感受一个生命降生的过程,在阵痛中母体里产生了母爱的分泌物,使母亲们伟大而且崇高。一个女人,如果没有经历生育,没有体验小生命降生的过程,没有体验阵痛,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女人,那就不是母亲,而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也不说完整意义上的夫妻,一个没有孩子的家也不说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家。孩子给一个家带来了灵魂,孩子给一对夫妻带来了幸福快乐,孩子给一个母亲带来了人生的真谛。7月24日  连山评曰)。生了宝宝后,在走道里,她婆用煤油炉做饭吃,忙来忙去的。我给她婆说:“煮个鸡蛋吃吃。” 生了宝宝之后,我看到东天际出现了一轮红日,满天红光。大约是六七点的时候。天气晴的很好,到下午二三点,我又用架子车拉到三初中。母亲在家里把床缝用布片塞的严严实实的怕进风吹着了。

妈,你就在学校伺候小琴(因为生宝宝,你在学校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哄杨宝宝又断断续续地住了几次,每次的时间都不太长。这样你总算在我长大之后,又和我相处了一些时候。可能是年纪大了,不习惯住别处,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家,不随便。),过了二十天,五妮有一天骑自行车到学校说:小玲快生了,叫你回去哩(那几年,母亲忙呐,伺候了五弟跟儿三个孩子,中间还招呼了宝宝,在家还要做饭。)。第二天你得回去,我送你到农机局找我哥送你回去。在社旗宾馆东边的十字路口,你往南去找我哥,我看到你穿了一身黑色的棉衣服(母亲好像什么时候都是一身黑衣,盘头梳一个发髻。冬天时要把棉裤腿用带子扎着。母亲的衣着非常讲究,成天穿的干干净净的,不像有的农村老太太邋邋遢遢的),提着一个黑色提包,瘦小的身子在冬天的微风里往前走去,走了十几丈远,你回过头来,见我还站在路边,你扬着手挥挥说:“回去吧,山,小琴还在屋里(匆匆十年了,时光如白驹过隙,这白云苍狗一样的时光啊,匆匆而逝。母亲扬手让我回去的情景如在眼前,其间多少变故,多少沧桑。母亲的音容笑貌怎么也从我的心里抹不去!  7月25日)。”这时,我看到你头上的白发,满头黑里带白的头发是母亲辛勤操劳的结果。这白发不正是你含辛茹苦养育俺姊妹六人的见证吗?这白发不正是你辛辛苦苦操劳一生的见证吗?

回到学校,一进门,却见小琴在床上流眼泪,我赶紧说好话儿道:“你可别哭,月子里不兴哭,一生气奶儿就回了(月子里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生气,千万不能生气,一生气落下了病根,一辈子都不会好。生气回了奶,小孩没有奶吃,一连串的事就来了,花钱不说,还需要喂奶。就这儿有一次小琴的毛衣勒着了,不下奶。我赶紧骑自行车到李富户小坡诊所那儿,去买投奶儿药。药水的配方记不全了,李小坡搞的很神秘。有人去买,需要鲜配药。总是少一样药,人们需要去青台街买,记得有三溴片、大安、葡萄糖粉等等,将几种药碾碎,兑白开水,溶在一起即成。有的人说效果好,有的人说用了之后效果也不见得好,每瓶五元。此人还有一项绝招,在六七十年代,一百元包治脐带风。2007年秋期,十四中改制设小学部,调来一个女教师李风,说起来李小坡就是他弟弟。)。咱妈伺候你二十多天了,她回去了,我伺候你不也怪好。其实咱妈在这儿,也没有叫她干啥儿。”好说歹说,哄了又哄,小琴说:“我不是不想叫咱妈走,她一走,不由自主地想伤心。”我说:“咱妈不走不是不中吗?家里多忙,你看咱妈,六七十岁的人了,还南征北战哩。”小琴一听我这样说,忒的一声又破涕为笑了。

母亲那一年67岁了,还南征北战地伺候了这个伺候那个(人的天伦之乐,就是在侍弄儿孙的过程之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农村老年人常常说,人不就是过个人家,热热呵呵的一大家子人。这就是人的生存意志,这就是人的家族延续,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这就是人的生命事业。人生重在生命的过程而不是结局。我们不能选择起点但是可以改变终点,我们不能增加长度却可以增加厚度。人的最终归宿无一不是回归大地,回归大自然,得到一个土馒头。而我们的血脉与精神,只有在儿孙身上得到延续,形成家族文化。)。在农村好像婆婆伺候媳妇坐月子,管孙子辈是天经地义的,是应该的。后来,母亲又来到三初中学校几次,帮我哄杨宝宝(母亲哄杨宝宝时,有一次在学校的院子里发现了车前草,拔了一大把,说熬茶喝治小孩子拉肚子。于是洗的干干净净地凉干了备用。)。母亲是实在人,心细心小心好,心里有但不会花言巧语的说好听话。才结婚的1986年回家过年,吃晚饭时,母亲把碗中的肉块叨给小琴。此举动事儿不大,也很平常。但是也说明母亲的实在。

我就是在送母亲回去时惊见母亲的头发不知何时花白了。

作者简介

杨连山,一九六二年六月生,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李店镇薛庄村人。 一九八一年七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为南阳市十四中高级语文教师,校报琢玉主编。先后主编了雏鹰、文网、琢玉等校报,编印了《文网荟萃》、《十四中校志》、《文海拾贝》、《心有灵犀》、《小荷尖尖》和《杏林花满枝》五本书。藏有三万六千多册毛著红宝书连环画,酷嗜红楼梦。 二零零九年八月发起为十四位南阳籍烈士找家的活动,坚守十年,行程二万多公里,执着的为十四位南阳籍烈士找家,已经送六位烈士魂归故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省电视台、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广东考试网等数千家媒体进行了数十余万篇次的报道。《我们一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等数十篇文章发表在报刊上,著有《永远的谷子地》一书。二零零九年获南阳第一届读书月读书人物称号,二零一四年获河南好人称号,二零一四年获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二零一六年获南阳第八届读书月金牌推广人称号,二零一八年获南阳市十佳最美家庭称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