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要同进步共成长

2019-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米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件长远的事情和投资。

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孩子教育好,培养成人,让孩子能成为有用的人。

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重要的事情,更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事情。

教育兴邦,教育兴国。

言传身教大于唠唠叨叨。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做一遍。

之前对孩子教育并不在意,自从为人父母后,发现教育孩子,当真是门学问。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都不假。

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你的想象。据科学家研究统计,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教育影响,至少有14项之多,不仅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处事观、性格、脾气、婚姻还会影响孩子的情商、智商、生长、发育等等,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难以估量。

好的影响,会在孩子的一生中起到积极上进的作用。消极的影响,会让孩子穷尽一生去弥补这个伤痛。

我个人总结到,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大于絮絮叨叨。

我之前说话爱带口头语,比如“凑”“擦”之类的粗话。当时并不在意,也没人提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大儿子上学后,有一次开家长会,班主任就单独给我讲“你家宝贝爱爆粗口”,回家后我把孩子批评了一顿。“这都是和你学的”大儿子生气的怼了我一句。

孩子一句话让我警醒,自此我非常注意,引起警觉,慢慢纠正了讲粗话的毛病,当然,潜移默化,儿子也随之改正。

身边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唠唠叨叨,尤其是当母亲的,我就是这样的性格。

对于孩子的事情喜欢唠唠叨叨,说三遍,五遍,甚至十遍八遍,都不厌其烦。但最后的结果,孩子烦不胜烦,收效甚微。因为当一件事情你经常讲的时候,孩子已出现了听觉疲劳,碍于父母的面子,不好意思表现,但早已把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当做耳旁风。

比如: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多看书。多读书。多看书好啊,多看书,多积累词语,对提高作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但很多家长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一边抱着手机刷圈,一边冲孩子喊,“看书去”。或者一边追着电视剧,一边冲孩子说“读书去”。

换角度想,倘若你是孩子,你会去读书吗?再退一步讲,即便在书房看书,真正看到心里有多少?

战国时期,荀子《劝学》里有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曾经天天思索,不如片刻学点知识。

与其苦口婆心的让孩子去读书看书,这样劝说,那样劝说,不如自己顺手拿起一本书来读,这样带给孩子的效果,绝对立竿见影。

教育讲究方式方法

“我也是第一次做父亲”这是邓超主演并执导的《银海补习班》中的台词,对于这句话,我感同身受。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当真是边摸索,边改进,边提高,边成长。

尽管市面上也有些很多教育类的书籍,都是千篇一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照搬别人的教育经验,未免有点牵强。

教育孩子,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当好一个父母,不亚于古代的军师宰相,当真考验人的情商和智商,和孩子谈心,也需要斗智斗勇。

孟轲小时候上学并不用功,也和一般人一样贪玩,偷懒,偶尔还逃学。

有一天他感到学习太厌倦了,从学堂溜回家。孟母当时正在织布,她一看儿子的神情,就知道还没有下课。于是她一改往日慈爱的表情,严厉地问儿子“为什么没去上课”,孟子支支吾吾。

孟母转身到织布机旁边,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了。梭子断了就没有办法再织布了,孟轲见了跪在地上求母亲不要生气,母亲说“你学习知识,就象我织布一样,一根根丝线积累起来才能织成一寸,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一尺,好多尺凑在一起才能织成布匹,才能为人所用,成为有用之才,你学知识,道理也是一样的,必须天天积累,不分昼夜,才能长进,你现在放弃了,就前功尽弃了。

我折断织布用的梭子就象你放弃学业一样,都是十分可惜的”孟子听后深受启发,立刻返回了学堂学习。

面对孟子的逃学,孟母既没有骂,也没有打,而是用“断机”一事使孟子明白不学习很可惜,从而勤学不止。这种善于借助事物的道理来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值得提倡和学习。

现在的孩子较之前我们成长不同,同样的年龄阶段,现在孩子的知识量和阅读量远远超过我们。现在很多家长普遍反映孩子“早熟”。

其实不是早熟,我感觉是孩子们知道的多了,懂的多了,自然而然情商就较之前年龄阶段要高。

很多家长反映,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最难管理和教育的阶段。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喊不得,家长稍微吼两声,轻则掉泪不听,重则离家出走。

我们做家长认为的叛逆期也就是上初中后,13-18岁左右,青春期叛逆。

现在科学家研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三个叛逆期。

分别是,2-3岁,出现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称为“宝宝叛逆期”。

6-8岁,则是人生第二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你看,分的多彻底,多细致。对于叛逆期孩子的教育,绝对不“一刀切”,不能千篇一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青春期的孩子,做父母的再一贯说教,已经不起任何作用。

当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遇到早恋,家长应该怎么办?。如果家长一味的告诉孩子,不要早恋,好好学习,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早恋本身没错,我们都是从这个年龄阶段过来的人,关键是父母的态度和做法。大儿子上初中的时也曾问过我如此的问题“妈妈,你上初中有喜欢的男生吗?”我如实告诉孩子“喜欢过”。

就这样,在和孩子的谈话中得知,孩子偷偷喜欢班上的一名女生。

最后经过我侧面的引导和谈话,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面对青春期孩子出现的成长问题,家长在教育方面应该宜疏不宜堵。

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一名父亲引导孩子走出早恋的事情。

即将高考的女儿早恋了,这名父亲发现后,明智的做法在当时引起很多家长的赞同和共鸣。

他没有责怪孩子早恋,也没用从行动上阻止孩子去喜欢“校草”,而是和女儿成为朋友,分析如何引起这名“校草”的注意。

父女两协商一致,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女儿努力学习,因为孩子喜欢的这名“校草”成绩总是全年级第一,他女儿的成绩却是一般。

这名父亲就告诉孩子,要想引起“校草”的注意,首先得提高学习成绩。青春期的孩子,一旦心怀目标,学习劲头那是蹭蹭的。

二是,父亲告诉女儿,要加强锻炼身体,这名“校草”喜欢运动,再者高三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孩子适当运动即锻炼身体,又减轻学习压力。父亲制定的这些策略,女儿竟然全部认可和赞同,最后当孩子考上如愿的大学。

父亲再次问女儿是否还和以前样喜欢“校草”,“他已经不再是我喜欢的对象,我有更高的目标去追求”。女儿坚定的回答,让父亲和所有读者非常欣慰。你看,孩子顺利度过了青春期。

要勇于接受孩子的不足

龙应台在《孩子慢慢来》就讲到,对待孩子,就应该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让孩子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急躁和烦躁。

作为家长,要耐心的陪伴孩子,读书,识字,算数,背诵。要让孩子在每个阶段稳步成长。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是正确的,但不能这样急于求成。我们成年人眼中比较简单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讲确实有难度的,是需要时间的累积来完成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

作为父母应该勇于承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比如说: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可能会比同龄人稍差点,那些天才少年固然让人羡慕,但毕竟是少数,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

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或不足的时候,家长要勇于接受孩子的不足,勇于帮助孩子改进和提高。

我记得看过报纸上一篇报道。年幼的孩子在超市偷拿了东西,被发现后,家长的做法非常可取。她并没有训斥孩子,而是把物品的钱补交上后,让超市保安给孩子留足够的面子,她告诉超市的保安,请给我的孩子留足自尊,孩子偷拿东西,不是孩子的错,是家长教育的错。

最终,这件事情未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这件事情过后,孩子再也没犯类似的错误。反之,若是训斥,打骂,甚至不给孩子自尊,反而助长了这种风气,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我们做家长的都犯一个通病,互相之间喜欢攀比,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拿了几张奖状?得到了什么奖励?很多时候通过对比,家长蒙蔽了自己的心,争强好胜的心理作祟后,最终伤害的是孩子。

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用微笑静待他的绽放,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更不能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让孩子背负很多我们的责任和希望,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空间,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快乐的成长,而不是让孩子幼小心灵上过早的背负沉重的成长压力和烦恼。

古代的姜子牙。

众所周知,愿者上钩之典故,已流传数千年,其形象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称得上是中国大器晚成第一人,人到70岁的时候还默默无闻,但最终名扬天下。正所谓:做人不识姜太公,阅尽史册亦枉然。

演员张嘉译,靳东,这两位都是娱乐圈的中年男神,最近几年活跃在演艺圈,出演的电视或电影经常霸屏,这两个人都是越上年纪越有魅力,越吸引人,为此圈粉无数。

要当孩子的朋友

我是老子,在家我说算。

你是孩子,必须听我的。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里,孩子是我生的,我供他吃,供她喝,把他养育成人,那我就有权打他,骂她,这是我的孩子,我想怎么教育都行,和外人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现在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成年人的世界里。满是焦躁和焦虑,当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回家看到淘气的孩子,很多时候会迁怒于孩子。这点尤其家长引起警醒和注意。

他是你的孩子不假,他淘气了也不假,如果一味迁怒孩子,这是对孩子不尊重的表现,并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角度上,没有和孩子成为朋友,而是将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我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两句。这样做是严重不对的。

首先这种看法是不对等的,对于孩子来讲,他是你的孩子不假,但从人性的角度上讲她是独立的个体,她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随意的打骂孩子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要想教育好孩子,你首先得和孩子当朋友,让孩子认同你的角色,和孩子心贴心的交流,她才会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告诉你。这样你才能真实的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很多父母存在的问题是,始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教育孩子。

我说的话就是真理,你必须听。这样的话,或许你的威严让孩子对你有所敬畏,表面貌似很听你的话,或者按照你的意愿做了某件事或者完成了某项任务,但你却违背了孩子的内心,孩子对你并非心服口服,更别提对你佩服。

教育孩子是长远的过程,家长要细心、有耐心、有恒心,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同进步,共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