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商学院丨每个人都应该懂点经管知识人在外企,职场精华MBA

从《长江智造》中窥见人生轨迹——那些因读MBA而改变的人生

2017-02-12  本文已影响169人  小A君

1《长江智造》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去年一年,在参加一个英语打卡群,想保持一种在工作之余继续充电的感觉。后来在节目中听到这个老师获得过长江商学院的MBA。于是第一次百度了长江商学院……在网页中,被一本书赫然的大标题吸引了:三十岁,为自己的梦想找个出口!

从没有如此快速的买一本书,只因不安分而窒息的心,急切求变!

书中分5个章节,每个章节10个人的创业或读MBA而改变人生的故事。(似乎在长江商学院的官网上都有)之所以想读一读,就是想看一看“普通人”,“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都是为什么读MBA,为什么创业,而又怎样“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

2.从《长江智造》中窥见人生轨迹——那些因读MBA而改变的人生

读书过程中,无数次共鸣产生。读完了,我把所有人的轨迹整理了下来,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些启发。而所有的文字,都写了一件事:

改变!这么多人创业或转型或改变的动机是什么?

a. 不安于现状,看得见的明天不是自己想要的未来

无论是外企、央企或者其他在常人看来光鲜亮丽的职业,一部分“优秀”的人,总是不满于自己的现状。例如,这几个问自己的问题或者感受……

“在这里再待几年,我能发展成什么样?”

看着身边的老同事,明白了自己未来是什么样,有点接受不了。

一成不变的沉闷,日子久了,感到窒息。

“这里的生活或许安稳,可我心里总在想,活着到底能做点什么”

“一份稳定的工作,无法让我由内而外的感到真正的成就感。”

“我真的安心在一家外企做白领吗?”

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b. 职业倦怠感,危机感

职业倦怠,和不安于现状似乎有点类似也有点不同。只要是在“别人的企业”里工作,都是在用时间和生命做交易,有的买的是薪水,有的买成就感,有的买光环。 而无论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多完美,总会有些人发生下面的事情:

做了几年管理工作之后,慢慢的发现,可以学的东西越来越少,没有了变化和挑战,自己每天就在安逸的状态下消磨着,每日的重复让自己思维钝化,这让自己感到恐慌。

在一个公司工作5年后就会看到"天花板“,唯一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就是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到外企,达到一定层级与资历,就到了天花板。

每次升职加薪都留不住我,因为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早晚是要做自己的事,而时间是最昂贵的代价”

舞台再大,聚光灯再耀眼,可这些并不属于他本人,而是平台的力量。如果离开了这个平台,这些私交,还有多少是我自己的。

在一个行业做了7年,开始出现职业倦怠感。

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和感受了吗?

c. 不想再只做看客

不再YY,真刀真枪的干起来~

认识的一些民营企业家有一些“匪气”,胆大心细,魄力十足。期待到“刀光血影”的市场中去扑腾,去沉淀出最真实的价值。

d. 好奇

很多人谈到了好奇,对别人的生活和世界好奇,自己也想去走走看看~,例如:

与高管接触的过程中,对“战略思维”“商业模式”“组织架构”“投融资”产生好奇

”“生命是一团欲望,不满足会痛苦,满足了就无聊”

因为好奇,选择离开舒适区,在29岁走上一条充满挑战的路。

你还有好奇心吗?你还有为因为好奇而改变的决心吗?

e. 商业、资本与市场的力量

很多技术大牛、学术大神都抛弃原来的路线,来投身创业或投资,为什么?因为如果有梦想,有价值,在当今这个世界,需要资本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长江智造》分享的案例中有太多的人进入投资或金融行业。

推行节能环保,很大的问题是社会资本参与不够。因此需要“懂新技术,懂市场,懂商业,懂投资。

一切源自价值观的变化:只有商业化,科研价值才能产生。

商业不止这些,还需要资本的力量

不做纯研发,要离市场更近一点。

f: 梦想

三十,为自己的梦想找个出口。

无论那个触发你我做出改变的那个点是什么,而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梦想”吗?

似乎共同点应该都是:人生追求。

用更惊醒的话讲:为中年危机到来之前,提前做准备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