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条“小鱼”都在乎
今天下午,我们一起聆听了德州市优秀教师张辉老师的讲座。讲座以“习惯养成与家校共育”为主题。在这场讲座中,张辉老师分享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在分享的过程中,张老师几度哽咽。讲座结束,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一方面,我们为张老师崇高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尚人格所感动。另一方面,她所分享的教学管理经验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在讲座的最后,张老师深情地说:“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无法拯救退潮时遗留在沙滩上的所有小鱼,但我甘愿做一个海边捡鱼的孩子,因为我知道每条“小鱼”都在乎,每一个家庭在乎。”是啊,哪一个孩子不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哪一个孩子不是父母眼中最优秀的宝贝?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做到关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那么,怎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无论是对待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倾注自己的爱。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积极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然后进行针对性指导,或者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让优秀生帮助后进生。同学之间形成“互助小组”,共同进步。
我们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并且不能简单地用学习成绩去评价一个学生。因为我们无法预知一个孩子的未来。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我们对某一个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轻易地下结论,那么可能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毁掉孩子的未来。所以,请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而且他们的优秀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也许他的成绩不太好,但是他劳动很积极,或者他乐于助人,拥有高尚的品格。我们老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善于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
我们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渡的。之所以有的老师认为有的孩子的确是无可救药,只是因为这些老师没有真正地去了解一个孩子。我们扪心自问,到底是想让孩子成为我们心中给他预设的样子,还是想让他做更优秀的自己?当我们想明白这一点儿,我们就会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渡的。我们老师就是要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把他们都变成一个模样。尊重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成长。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提供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在迷茫中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做一朵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云,不惊扰,不强制,只默默陪伴。
每条“小鱼”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他们有着鲜活的生命,有着对于自由的向往。我们老师要善待每一条独一无二的“小鱼”,让他们勇于搏击风浪,快乐地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