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

借一场春雪,看见

2017-02-22  本文已影响39人  老爸的修行
2017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有点早

吃完午餐,就在走出房门的一瞬间,惊见漂泊的大雪。

感受到的便是风雪带来的不便,扶起衣服的帽兜,小心翼翼的走着。路面的温度让雪稍微有些融化,脚底有些滑。

回到会议室,回味着这两天蒙台梭利教学法课程中苏小妹老师带来的“看见”,看见自己慢慢迟钝的感受,看见自己慢慢忽略的细节,看见自己习惯的那些不看见。

梳理中,心中泛起一些欣喜,收获后的喜悦。

“看见”自己的“看不见”

突然,身后的房门被用力的打开,感受到一种力量冲进静静的会议室。

房间里的人都知道,苏老师回来了。

“下雪了,下雪啦!”未见其人,已闻其声。“哇塞,你们怎么都坐着不动呢,好安静啊。为什么不去玩雪啊!”

那一刻,我猛然发现,自己在此刻的当下依然看不见!

好久都没有下雪了,如果平时聊天,我们也许会对“没有下雪”有些失望,期待一场雪。可是,雪真的来了,并没有什么真的希望。感受中,少了太多太多!

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让我看见,自己还未真的“看见”!

懂孩子,时刻在身体中,而非脑海里。

一直自诩自己如何懂孩子,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的确能听见孩子心里的声音。

可是,在成人的世界里,自己会浮上专业的虚无中,血液全部给了大脑,四肢僵硬,感官迟钝,从一个天真的孩子变成一个无趣的木头。

看着苏老师与我们在一起,那种孩子般的好奇、活力,不禁为自己的年龄羞愧,为自己钻研理论而好辩的惭愧。

过,尤不及!

我们,都值得享受生活感受带来的快乐

一场雪的快乐,在于那些纯粹的感受,是每一处肌肤带来的讯息,是与他人联结中体会到的美好。而认知、逻辑,往往带来评判,带来影响。

不是与孩子在一起,需要这样。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值得这样。

于是,我躺在雪地里,仰望着天。手里握着雪,等它融化,手指感觉麻木的那一刻,我扔掉雪水,用力的搓着双手,用力的哈气。那一刻,手感受到的反而是身体带来的热量。下一秒,耳朵的寒冷昭示着它的存在,好久没有感受到自己的耳朵了!

站起身,眼前虽然没有小时候那一片白茫茫的素裹,依然感到纯的美。

思想,似乎有些跟不上趟,你无法兼顾所有的感官,总是三三两两的跑进你的意识里。风声,却是最后一个被“看见”的。并不大,不急不缓的从耳边流过。

那一刻之后,才发现耳朵尖角的触角,有点寒冷中的丝丝痒痒!

回转身,我决定写下一篇文章,让自己记住“看见”,一以贯之!

意犹未尽,联想

想象,是苏老师引导我打开的另一个生命“礼物”。在此之前,我的想象天马行空,可是却缺乏表达。当苏老师让我们尝试吹牛的游戏时,自己脑海中的想象,总是说不出口。

虽然,年纪不小了,已经失去了儿时那种无边际的想象,因为这与孩子的想象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孩子那一刻对自己的想象,深信不疑,所以,孩子们并没有吹牛。

而我们知道的越多,也就失去了那份相信。

没关系,我们可以联想!庆幸的是,我喜欢写诗!

春雪

一瞬间,

春雪闯入世界。

给孩子们送上一场意外的礼物,

而我悄悄的为自己打开了一份。

仿佛,

身体通上了电,

四处游走,惊醒沉睡的零件,

一副半旧的皮囊,

抖落一地尘埃。

仔细观赏这是怎样的礼物?

只是一片晶莹的雪花吗?

不,

它来自某朵从天外飘来的云吧,

它来自某条奔腾山川的河流吧,

它来自某处无人问津的深海吧,

它来自某个深山中的树叶吧,

它来自某盏飘香的清茶吧,

它来自某个多情的眼泪吧。

我不知道答案,

我知道,

它肯定来自某个奇妙的地方,

有着意想不到的旅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