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读书社

《童年的消逝》阅读笔记

2022-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逸尘读书

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童年也是在我们人生中最美好且最纯真的阶段,但你或许不知道童年可以被创造和被抹去。通过这本《童年的消逝》,我们将了解是什么导致了童年的诞生,以及媒体的发展为什么会使孩子加速从童年走向成为的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对我们如何面对媒体,如何保护孩子的童年至关生分。

这本书作者尼尔•波兹曼是上世纪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她一生致力于媒体对社会影响的研究,并在纽约大学看到了媒体生态学专业。

顾名思义,童年的消逝说的是孩子的童年,在电视媒体的影响下渐渐消逝,这本书出版于1982年,比起40年前现在各种媒体更加发达了,而童年的消逝这个现象也更加严重了。通过阅读这本书,希望父母了解媒体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懂得如何保护孩子纯真的童年。

一、童年的诞生

这本书的作者虽然是一个美国人,但同样适用于现在的我国。要知道,在我国的封建时代,很多贵族的女孩子到八九岁就开始学女红和做家务,为嫁人做准备,因为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已经是预备期成年了。

在教育方面,古代富人家的孩子所学的内容都是四书五经、治国之道,目的是为了考科举;而穷人家的孩子则会学一些技能用以谋生,如种地、经商、木匠。其实不管学什么,他们学习的内容和大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没有大人学的复杂而已,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生存和传承。

反观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十几年是不会为社会创造任何劳动价值的,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充分接受教育,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享受他们的童年了。因此童年就指的是与成年完全不一样的时光,这段时光纯真、无忧,不需要考虑成年人的社会责任、生育责任和家庭责任,他们可以在校园中享受这段快乐。

那么,导致孩子从从预备期成年人到纯粹的儿童,正是印刷术的普及,印刷术的普及是促使童年诞生的第一个因素,此外还有教育和羞耻心的产生。也就是说,总共有三个因素促使了童年这个概念的诞生,分别是印刷术、教育和羞耻心。印刷术的普及是前提,它使得知识可以大规模传播,而成年人的识字水平把他们和儿童分离开来;教育是儿童变成成人的必经之路,儿童想要变得和成人一样,就必须接受教育;羞耻心让成年人更好地完善了教育的内容,因为它使儿童获取的信息受到了限制,这三个因素最终导致了童年的诞生。

二、童年的现状

从1925年诞生了第一台电视机以来,电视节目就一直以新闻、戏剧、问答节目为主,直到1960年以后,各类娱乐节目、影视剧,甚至广告的大规模出现,电视节目的种类和内容都极大地丰富起来,电视机成为一个家庭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当时的人们可以通过电视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从明星八卦到如何养猪,再到大洋彼岸的政治时事,信息的传播变得快速而没有了边界。

到了2002年的今天,距离作者写这本书已经过去40年了,比起当时的孩子,现在的孩子能够接触到信息的途径就更多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脑,而且手机也是人手一部,里面的精彩内容实在太多了,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不看电视了,家里的电视要么留给老人看,要么放在那里积灰,而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接受海量的信息。

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信息等级制度,这让儿童进入了成人的世界,同时成人也变得更加儿童化了,这导致两者的界限开始模糊,童年逐渐消逝。受电子媒体影响,儿童的是非观念变得模糊,还失去了创造力和理解力。

网上各种信息铺天盖地,那些尚未成年的人孩子对这些还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当他们看到一些不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信息后,很容易浮想连篇。比如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常会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家长也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只回避掉,如果是当时的孩子可能会慢慢不再关注这个问题,而现在借着网络,孩子从网上了解到以后,容易产生好奇心,从大也慢慢让孩子离童年渐行渐远。

3、父母怎么做

1)为孩子建立信息隔离制度。

作为大人,首先不要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使用电子产品,这会让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而且无意中接触到不良信息;其次,家长要帮助孩子筛选信息,在能够掌控的情况下替孩子过滤信息。

2)用阅读代替电子产品

一本书,哪怕是故事书,其中的内容也是有连贯性、逻辑而且完整的,这种知识输入可以抵消知识碎片的弊端,而且阅读能够让人思考,让孩子在有时间阅读的年纪大量读书,正是童年的意义之一。

3)不要将成人的焦虑和压力传递给孩子

很多时候,童年的消逝也来自于快节奏时代的内卷和竞争,导致童年消逝的,不是快节奏的学习和大量的功课,而是成人化的竞争模式,因此,不将成人思维,尤其是焦虑和压力传递给孩子,是帮助他们留住童年的重要方式。

后记

童年本来应该是最纯真、无邪的,为什么会划会成人和儿童?本该属于童真的时光的孩子,现在却借着网上这些碎片信息,让孩子过早地进入童年的世界,感受着成年人的焦虑和压力,这实在不是什么好现象,所以,还是让孩子回归童年的纯真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