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佛系”,别装了!文档在线预览都没你那么佛!
下午茶时间到,隔壁一直叨叨减肥的同事西西又点了一杯奶茶。。。
我:
毕竟一直说要减肥的也是她。不一会儿西西就发来一张图,附带一句话:大彻大悟,佛系减肥。
大家应该对“佛系”这个词并不陌生。2014年,哆唻爱梦老家的一个杂志中首次提出“佛系男子”一词。这个词语的出现源于日本“低欲望社会”的现状。
也许部分中国年轻人也进入了这种类似的低欲望阶段,这个词很快在国内的社交网络上火了起来。
在网络上对“佛系”的描述中,理想的佛系状态大概是:无欲无求,不争不抢,从容淡定,顺其自然。仿佛是一种已经经历了人生高高低低,大悲大喜之后的“超脱”境界。
他们的口头禅是:
但扪心自问,声称自己“佛”的青年们,是真的不焦虑、无欲望,“随便怎样都可以”了么?以下是几点,如果你中了,那你可能就是“伪佛系”:
你在意别人对你看法,会有意无意向周围人证明你“佛”的属性
你虽然心里想着无欲无求,但你的行动上还是在拼命努力,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你希望周围的人也和你一样佛系,当你看见他们争取或者努力,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你觉得自己是真的不想争抢,顺其自然,但你并不能从内心认可、接纳和享受这种状态,会时不时有一种“我是不是应该更努力?”的想法。
符合上述几条的“伪佛系青年”们,之所以假装无欲无求,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1.伪佛系只是一种被动的习得性无助
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因此提前躺下,放弃任何反抗,而让自己感受好一点。是对现实的激烈竞争、对各种社会压力、未来焦虑的一种逃避和自我欺骗。
2.伪佛系是一种策略性的印象管理
为了使自己更能融入群体,人们会装作不争不抢,也不想努力的样子。有的人还会刻意表现得很佛系,甚至很废柴,以此一面降低潜在竞争对手的警惕,一面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暗暗努力。
很多我们平时常用的邮箱也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一直暗自努力啊,我们打开邮箱,收到的文档不必打开就可以阅读,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永中DCS文档预览服务。
钱包空着的地方,都住着焦虑。别佛了!你明明还不想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