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用了一下午+晚上的时间断断续续地把这本看完了。 words are not only words. They are redemptions
我想我还是喜欢看小说,因为它们最让我陶醉,从书中得到的是救赎,我爱文学。
读到莱拉部分的时候,忍不住拿她和之前的玛利亚姆做比较,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莱拉要比玛利亚姆幸运,至少她有个爱她的父亲,而且接受过教育,还有过懵懂的初恋。
读到后来发现不是,莱拉的经历更让我眼眶湿润,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全部都被剥夺,只剩下一副躯体,行尸走肉般......再后来才发现最为惨烈的还是玛利亚姆。莱拉最后获得了幸福。
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两人的命运却不知不觉被命运的红线缠绕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是战争的惨烈,那一幕幕血肉模糊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书中以玛利亚姆和莱拉两个人的视角交替描写发生在这两个可怜的人身上的事
看到塔利班执政下的阿富汗女性的生活真的觉得不可思议,虽然之前有了解过,但再次读来还是心惊,尤其是莱拉剖腹那一段,没有任何麻醉药,在肮脏简陋的环境下剖腹!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惊声道“不会吧”
玛利亚姆在杀了拉得希后,还满怀愧疚,因为她夺走了小孩子的父亲,在这里所体现的是人性至真至善的一面
“替我亲亲阿兹莎,”她说,“跟她说她是我的眼睛之光,是我的心灵之王。你能帮我这个忙吗?”
我经常把玛利亚姆看成玛利亚,她真的就跟圣母玛利亚一样啊,不知道Hosseini的意图是否在此
下面这句话在本书快接近尾声的时候,竟然变得这么有力
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
一开始我还觉得玛利亚姆很懦弱,现在道歉,本书最勇敢的人物就是她。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十五岁就被迫嫁给一个真的糟到不能在糟的人(即老又暴力),再加上当时塔利班管理下的妇女地位低得如同牲畜,不能化妆,涂指甲油要剁手指,用布卡(阿拉伯地区的长袍)裹得严严实实,不能在公众场合笑,出门一定要有男性陪同,否则将会遭到毒打,像之前莱拉为了去见女儿在路上被塔利班打得血肉模糊。
在几乎看不到希望的阿富汗,莱拉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去,因为是家乡,而且玛利亚姆埋葬在这片土地的某处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