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了,我们却没有“生离死别”

2020-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春希阅读

女儿上幼儿园了,第一个月的每天早上,幼儿园门口都频频响起撕心裂肺的哭声。老师的安慰,家长的安抚,都无济于事。看着老师把孩子拽进怀里,奶奶和姥姥们的无奈,妈妈们的含泪不舍,我既心疼又着急。

我的女儿,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大多数的日子,她会主动和我说再见。我也从未听她说过:“妈妈早点来接我”或者“妈妈你要第一个来接我”的话。

我的儿子和女儿上同一所单位幼儿园,两个孩子相差不到两岁。了解我两个孩子情况的家属妈妈都很好奇,为什么我的两个孩子上幼儿园都没有经历“生离死别”,太令人羡慕!

其实,不光上幼儿园,我的两个孩子从断奶、从我第一次离开家门、从我第一出差都能平稳地度过。是不是我的孩子太过冷漠?并不是,只是我的两个孩子与我之间的依恋是一种健康的,高度联结的情感关系——安全型依恋。

依恋有四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焦虑-混乱型依恋”

1973年,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采用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测验,从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

1、安全型依恋(securely attached)。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2、焦虑-反抗型依恋(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3、焦虑-回避型依恋(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后来的Main和Solomon提出了第四种依恋关系:“混乱型依恋(disorganized/disonented)”。

最理想的依恋关系当然是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那么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如何形成的呢,父母又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平和,孩子快乐》或许可以解答你的问题。

伴随孩子成长的亲密关系(联结) 

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联结)从婴儿时期就要开始了,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与孩子的联结方式却是不同的。从0岁到9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婴儿期(0-13个月):塑造大脑

人类天生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需求。整个情感发展——包括我们调节情绪、控制情绪、延缓喜悦、培养健康浪漫关系的能力——是以婴儿时期的抚养为基础的。事实上,我们大脑的形成过程与父母的交流存在直接联系。在这一时期,爱抚可以调整婴儿的紧张和成长的荷尔蒙,他的心律与你保持同步。如果母亲的情绪压抑、焦虑不安,孩子就会适应低落的情绪刺激,习惯缺乏积极情绪的情境。所以,在孩子一周岁前,父母与婴儿的互动,可让小宝贝知道自己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这是一个美好而安全的世界,既有幸福,又有安慰。在你的帮助下,他能处理发生的任何事情。孩子在反复互动中,理解了信任,并以生理方式镌刻在脑海之中。这种大脑早期塑造影响着以后的幸福水平和情绪质量,高质量的塑造意味着更高水平的人际交往、积极和消极情绪的调节以及自我安慰的能力。

重视婴儿期亲情培养,使育儿更加容易,孩子的愿望得到满足,获得安全感、幸福感,也更愿意与你配合。

蹒跚学步期(13-36个月):构建安全依赖

这个时期经常被称作“恐怖的两周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他已经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理状态,但是仍然很大程度地依靠你的帮助才能控制情绪。他前额皮质的情绪控制功能还在发育中,他保有在与父母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时,才会去积极地探索世界。

学前期(3-5岁):开发独立性

在这时期,孩子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独立能力逐步提升,不过父母仍是孩子的心理中心,也是他的北斗星,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完成心理定位。他明白,如果与你分离,他就会失去保护,面对可怕的危险。如果父母为孩子提供安全基础,使他们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才能探索世界。

独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指一个学步期的孩子易于和父母分离,一个5岁的孩子易于在他人家过夜,一个9岁的孩子能够离开家一个月参加夏令营吗?实际并非如此。研究表明,这些活动与独立没有太大关系,它们只是孩子与父母短暂分离,与独立不一回事。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孩子天生要有一个北斗星或者依附关系的引导者,当他们离开父母后,就会依赖另外一个人,包括好朋友或者老师。孩子更愿意接受对方的影响和引导。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依赖同伴可能潜藏着危险。

此外,如果我们在孩子的婴儿期和学步期就看到孩子很容易与父母分离,我们需要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也许这个孩子是一个焦虑—回避型儿童,他们虽然有强烈的热情,但他们在隐藏自己的热情。

不过,在孩子的发展进程中,也有一些现象让我们得知孩子正在形成独立品质——如果孩子对父母的安全依恋足够信赖,他便能探索世界,成功实施与其年龄相仿的发展计划,这是孩子正在形成独立品质的讯息。

那促使孩子独立的因素是什么?根基和翅膀。独立以安全依恋为根基——孩子知道,必要时,爸爸妈妈会提供帮助。而强有力的感受就是翅膀,如果我们允许孩子在某些符合其年龄阶段的生活事务中有一定的自主权和控制感,我们就是在鼓励他们培养独立品质。简言之,我们只是为孩子打下根基,他们自己会长出翅膀。

小学期(6-9岁):为少年期打好基础

孩子进入小学期,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对他的影响已经开始减弱,他已经开始在家庭之外按照同学和媒体的标准塑造自己。如果他们不能坚定地将父母作为自己的北斗星,开始以同伴和媒体价值作为行动指针,就会潜藏危险。如果在孩子的中学之前,我们不能与孩子形成密切关系,他们就会从其他方面寻求友谊和指导。不幸的是,我们意识到孩子正在远离我们转向同伴时,我们将很难再引导他们的注意力。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办?

作者给予三点建议:

安排家庭例行活动,有助于建立联结。

不要同时安排几项活动,确保聚会质量。

关注孩子发出的独立暗示。

我们可以尝试这些方法,在孩子在10岁之前,都是最好的育儿机会。此时,我们仍然是孩子生活的中心,要充分利用小学时期甜美和理性的时光。

建立亲密关系(联结)的基础

我们先来反思惩罚在管教中的作用,能否帮我们达成养育孩子的长期目标?实事是,不能。惩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我们难以预料。每惩罚孩子一次,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会消弱一分。当孩子五六岁时,我们就很难从身体上对他控制,他也会表现得非常叛逆。到十几岁时,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他们会夺门而出,从所有错误的地点寻找缺失的爱,幼稚地拒绝家人的保护。

如何与孩子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那就为孩子安排特殊时光吧,把工作的烦恼关在家门之外,暂时放下手机与工作,哪怕以孩子为中心做10分钟游戏,20分钟的亲子阅读,都可以培养与孩子的良好关系。我们无需做特别的事情,只通过日常行动就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了,比如遵守承诺与孩子一起玩耍,按时接他回家,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够理解他。

如何知道你与孩子的关系何时需要维护?

亲子关系需要维护最明显的证据,是孩子桀骜不训的行为。孩子关注的焦点永远与成年人不同,但是他们内心希望与我们保持良好关系,希望与我们合作。如果他们有不听话的表现,说明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因此,桀骜不训并非是自律问题,而是关系问题。

如何与顽劣的孩子建立联结?

如果你的孩子对联结表现冷漠,怎么办?孩子总和我们作对又该怎么办?我们首先要知道,他们内心渴望联结,只是我们需要发挥创造力,找到与他们沟通的最佳方式。可能是温和的眼神,也可能是爱抚,也可能是尽情的玩耍。对于孩子的特殊需求,我们需要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摸索,总结经验。

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与孩子建立亲密的系有助于孩子的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的形成。

刚好我在怀哥哥的时候正在北师大心理学部攻读应用心理硕士,当学习到依恋关系这部分时,我已经在情绪上开始与腹中的小家伙儿联结了。两个孩子从出生后,我关注最多的就是他们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也尽可能地陪伴孩子,当然是要心无旁骛的高质量陪伴,以他们需要的形式陪伴。

正如我所期待,两个小家伙在断奶时,都没有表现出焦躁不安;在我第一次离开家门时,我会告诉他们我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会给他们带些什么礼物,虽然他们还听不懂,但我依然会告诉他们;在我第一次出差时,我会离开家三天,两个小家伙和我视频通话,还很兴奋地咿咿呀呀和我聊天;他们都在1岁多的时候开始自己吃饭,在2岁多的时候用筷子吃面条;他们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也平稳地、快乐地开始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一切,都归功与我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深度的联结。

也许您是一位准妈妈,那您刚好可以开始想象并计划如何与您的孩子建立联结了。

如果您的宝贝和我的孩子年龄相仿,那么可以和我一起在孩子幼儿园放学之后,与他们共度美好的特殊时光。

可能您的孩子比我的孩子年龄大一些,但只要是在他们中学之前,我们还可以有很多的方式与孩子联结,为他健康的青春期奠定基础。

我和我们——春希阅读的小伙伴,陪伴您成为平和父母,一起培养快乐的孩子。

2020年03月07日

春希家长学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