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儒朱熹 ,为官清廉,学问精深,重视教育,却不被重用
朱熹,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徽州婺源人。
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
他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的家族是儒学世家。
01、出身书香世家,自幼聪慧
1130年10月18日,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
祖父朱森、父亲朱松,皆为经世大儒。朱熹从小就想象力丰富,四岁时,他的父亲教他认物,指天说:“天也。”
朱熹问:“天上是什么?”朱熹的父亲被问住了,他想了半天,说:“这个父亲也不知道,有待于你以后去解答。”
有一次,朱熹和小朋友们在沙滩上玩耍,他独自在沙滩上作画,画完后,小朋友们都来观赏,看他画的这些道道不知是什么。
朱熹说:“这是八卦。”这一幕被他父亲看在眼里,心里感觉这个孩子不简单。
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他读到《孟子》:“至圣与我同类。”更是手舞足蹈,喜不可言。
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02、父亲临终托孤,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
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13岁的朱熹托付给崇安五夫好友刘子羽,让朱熹认他为义父。
他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为己出,在自己老家建州崇安,武夫里府前村的舍旁为朱熹一家修建了房舍安顿下来,取名紫阳楼。
屋前有半亩方塘,在这里朱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03、科举顺利,家庭幸福
1147年,朱熹十七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师承儒学大家罗从彦的刘勉之。
他看到弟子朱熹聪明过人,十分笃学,1148年正月,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年轻时的朱熹,不论是在五夫,还是在岳父刘勉之迁至建阳考亭的萧屯,都长期受到岳父教诲,谦恭守礼。
而刘清四同样出生在世儒书香之家,因受父亲教育影响,温良恭俭,知书达理。
她和朱熹成亲后,相夫教子让朱熹为官做学问,无后顾之忧,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在新婚爱妻的帮助、关怀下,同年三月,朱子告别新婚蜜月,入都科举,当年四月十七日,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朱熹四十七岁时,陪伴了他二十八年的妻子因病去世,朱熹悲痛万分并发誓:“生不同时,死同穴”,此后,朱熹再也未娶。
04、步入仕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1151年,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任职三年。
1153年秋七月,朱熹至同安,刚做官的朱熹血气方刚,对同安县的不良社会风气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朱熹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
他纠正了当地贫民因“贫不能聘”而行的“引伴为妻”的陋习。
他敢于同恶霸作斗争,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使地方安宁,风气为之一振。
朱熹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积极搜集藏书,招收生徒进行讲学。
并以《周礼》、《仪礼》和唐、宋礼制为蓝本,绘制了礼仪、器用、衣眼等图,教授学生习用。
05、拜李侗为师学理学
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当时求神拜佛的风气,使老百姓不务正业,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
之前,朱熹在赴同安县任职的时候路过了李侗家,朱熹前去拜访李侗。
年轻而学识渊博的朱熹与李侗进行一次很长时间的谈话。
他丝毫不掩饰地、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李侗和他的交流也对他的观点影响深远。
后来,他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想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
朱熹在从同安县离职一年以后曾再次拜访了李侗,正式拜李侗为师。
朱熹与李侗共同生活了好几个月,他一边照顾老师的起居,一边跟着老师学习。
朱熹自同安回来,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
06、应召上书,未被采纳,辞官不受
1162年,宋孝宗即位,力图扭转朝堂风气,广开言路。诏求臣民意见。
朱熹应诏上封事,要求皇帝亲贤臣远小人;推广格物致知之学,罢黜佛老异端;反对议和,力主抗金。
虽然宋孝宗没采纳他的意见,但是欣赏他的学识,任命他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坚辞不就。
1167年八月,朱熹在林择之、范念德的陪同下前往潭州(今长沙)访问湖湘学派代表张栻。《东归乱稿》成。
07、崇安水灾劝豪民,赈灾
朱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
在视察中,朱熹发现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
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
08、寒泉著述,丰富二程理学思想
1169年九月,朱熹母去世,朱熹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寒泉著述时期。
朱熹丰富和发展了二程(即程颐、程颢)夫子的理学思想,因此世人又称理学为“程朱理学”。
他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气是万物的材料。理超然于宇宙之上,广大无边,在人世的具体表现就是“仁、义、礼、智、信”,是永恒不变的。
朱熹有解释:“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其实这里的人欲指的是过度的欲望。
朱熹对自然科学也颇有研究,小时候就烦恼天地四方之外还有何物,常读张衡的《灵宪》和沈括的《梦溪笔谈》。
朱熹登山时看到海洋生物的化石,他就断定,高山曾经是大海,大地是运动变化的。
他有许多超前的科学认识,比西方都早几百年。朱熹认为,对宇宙万事万物都值得研究。
朱熹一生著作颇丰,多达两千多万字,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近思录》、《家礼》等。
09、创建社仓,减轻贫民困难
1171年五月,为了根本上解决百姓灾年生计问题,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
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
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
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
这种做法可以减轻贫民困难,缓和社会矛盾,也减轻朝廷的施政压力,后为许多地方所仿效。
十一月,朱熹回尤溪,与知县、好友石子重讲论学问于县学。
在石子重的陪同下,游览其父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燕居之所“韦斋”旧址,手书“韦斋旧治”四字刻石揭榜。
1173年,作《重修尤溪庙学记》,亲书“明伦堂”制匾悬挂于尤溪县学宫正堂。从此天下学宫匾皆模此刻制悬挂。
10、广交朋友,讨论学说
朱熹一生曾多次游学楚中。1172年, 蕲州于州学东建教授厅,应蕲州州学教授李宗思之请,朱熹于七月壬子日撰《蕲州学教授厅记》。
朱熹的好友李伯谏受命于朝,将赴鄂东掌教蕲州之学时,朱熹闻之,热情地写了一篇《送李伯谏序》,对李的品德和学识给予充分赞扬。
序中还极力鼓励道:“今而后闻薪之士,其有慨然兴起于学,而明乎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者,是则伯谏之德之修之验也夫。”
1175年正月,吕祖谦从浙江东阳来访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编次《近思录》成,史称“寒泉之会”。
1175年夏,朱熹与心学大师陆九渊在信州,鹅湖寺因思想的不同而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二人谁也没有辩过谁,不欢而散,但并未有老死不相往来。此后二人检讨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对方的长处。
在学术上,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二陆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
朱熹与陆氏兄弟论辩、讲学达十日之久。鹅湖之会并没有达到双方统一思想的目的。
但使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其分歧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促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
11、知南康军,兴修水利救灾,重修白鹿洞书院
公元1178年,他知南康军,就在上任的那年,南康发生灾荒。
朱熹发布了《劝谕救荒文》,劝导富裕之家要同情和救济他们的佃客,应将余粮以公平的价格和足够的斤两开卖给农民,不使他们挨饿。
同时要求农民守本分,明事理。不要离乡流亡。若有不轨的行为,一定追捉。
他又竭诚上奏,恳求朝廷免征星子县的税钱,并要求上级拨支钱粮修复该地长江沿岸堤防,用以工救饥的办法缓解口粮问题。
自此以后,朱熹得出经验,认为要安抚百姓,使他们不犯上作乱,就必须恤民。公元1180年,他又上《封事》,请朝廷“恤民”,“省赋”。
十月,朱熹行视陂塘时,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白鹿洞书院的废址。
经朱熹的竭力倡导,到淳熙七年三月,白鹿洞书院很快修复。
朱熹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又遍搜江西诸郡书籍文字以充实藏书,
购置日产以供办学之用,还请皇帝勅额。书院得到朝廷的认可。
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即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
并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书院教育的目的和培养人才目标的教育章程。
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
12、浙东赈灾,弹劾贪官
公元1181年8月,浙东发生饥荒,朱熹受命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
到浙东后,他不带随从人员,单车微服,去四方察访民情。
经过察访,朱熹亲眼看到许多农民因受残酷剥削和灾荒而挣扎于死亡线上的凄惨现象。
朱熹发现当朝宰相王淮的亲戚,吏部尚书郑丙和和台州太守唐仲友违法扰民,贪污淫虐,伪造官会等诸种罪行。
他不顾自身安危,连续六次上疏弹劾,终于逼迫王淮撤去了唐仲友的官职。
他还雷厉风行地下令惩办了一些贪官污吏,还惩罚了一些暴虐乡民的恶棍土豪。
为解救灾民,朱熹迅速采取了几项有力措施。他安顿饥民生活生产,请求朝廷发放赈粟六百石救济灾区。
13、著书讲学,上疏皇帝
1182年,朱熹52岁时,才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
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
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潜心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聚众讲学。
1188年十一月,上《戊申封事》。主张“正心”、“任选大臣”、“振举朝纲”等事。
14、除知潭州,安抚瑶民,扩建岳麓书院
1194年,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动了朝野,湖南地方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朱熹临危受命,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赐紫章服。
五月,朱熹至潭州,瑶民已败退深山,被困溪洞。朱熹采取了善后招抚的怀柔政策,遣使招降瑶民起义军首领蒲来矢。
因本次镇压瑶民起义是湖北、湖南两地的共同行动,朱熹的招抚遭到了湖北帅王蔺的反对,在蒲来矢押解后,王蔺主张斩杀以警众。
朱熹不得不在入都奏事中,直接向宋宁宗面恳,要求对瑶民“毋失大信”。
朱熹到任后,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人民安居乐业,再也没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
朱熹在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任内,又在长沙重建了岳麓书院。
他还在湖南各地延聘了一些教师,广招生徒,来此就学者曾达到千人。
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期间,对书院的建设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岳麓书院成为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15、除焕章阁待制,上札,讲太学
1194年八月,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
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第三、四、五札论潭州善后事宜。
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
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引起宋宁宗和执政韩侂胄的不满。
因此,朱熹在朝仅46日,被宋宁宗内批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
16、领先的教育主张和成就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
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
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熹在世之时,曾经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含、考亭书院,
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的教材。
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17、文学成就卓著
朱熹文学成就卓著,在诗词方面都有许多出色的作品,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
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而且词的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其词集有《晦庵词》。
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
18、党禁,被弹劾十大罪状
11196年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
沈继祖奏劾朱熹“十大罪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纳儿媳为妾”及“勾引小尼姑”两件大罪了。足以使朱熹的一世英名扫地。
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位列黑名单之中的第五位,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朱熹被贬官后,隐居在建阳考亭,继续著书。
19、疾病缠身,离世
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朱熹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
朱熹却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1200年三月初六,朱熹修改了《大学•诚意章》和《楚辞集注》中的一段,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动笔。
三月初九午时初刻,朱熹端坐了起来,他整理一下头巾,他双手一垂,停止了呼吸,走完了他七十一年的人生。
朱熹才华横溢,为官清廉,能力卓著,关心民生疾苦,多次向皇帝上疏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未被采用。
他著书立说,治学严谨,多次游学和别人讨论思想理论,兴办教育,广收门徒讲学,成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