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心理成长

一个努力学习想要表扬的学生

2023-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狐

父亲离世后,我怜惜妈妈不容易,尽量抽空,常回娘家看妈妈,替她排忧解难,满足她的心愿,让她开心。二十多年了,一直如此。

妈妈逐渐习以为常,她心里,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只有儿子才是自家人。爸妈建了房子,儿子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俩是退休干部,不仅不要子女负担,还有余钱余力帮助两个儿子。这次她病重,说到将来遗产分配,什么都是给儿子的。我这个女儿,这么多年心心念念娘家,对妈妈尽孝心比儿子还多,财产没有倒也罢了,连一句肯定安抚的话都没有,这对我不公平,我感到伤心和气愤。

妈妈现在的身体状况,是不能离人了,需要人陪护。妈妈和弟弟提出,这次妈妈出院后,想住到我家。我说,既然按传统观念,儿子女儿分得这么起床,那就应该住到儿子家。妈妈不承认重男轻女,我就摆事实,说出了心里的憋屈。

房子钱财我都不会争,凭什么他们可以只得好处,而我就只有付出呢!

和老公说起娘家这些事,老公打了个比方,说我就像一个努力勤奋好学的学生考试打了95分,但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肯定,气鼓鼓的。

这个比喻很形象。佛曰“破执”,“破执”很难,而每个人都有“我执”。我对妈妈的执着是,希望她对我的孝心有一个肯定。

今天我从新的角度觉察自己,我问自己:难道我努力学习只有得到表扬这一个好处吗?我努力学习,我有了本事,这难道不是对我自己更好吗?而在这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是也体验到了能力感吗!

爱在爱中满足了。我在回报妈妈的恩情中,我在陪伴妈妈时,不也感受到一种快乐和温馨吗?如果爱索求回报,索求肯定,不也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吗?

当然,无条件的爱,乃稀世珍宝,一个人不可能无欲无求。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换位思考,想想自己的同时,也要想想别人。

人与人之间,即使是最亲的母子之间,夫妻之间,也尽量不要对别人有期望有要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人家对我好,我感激,记住别人的好。人家对我不好,或者关照不够,那也自有他的理由,他的难处,我不怨怪。

老人有两种,一种是看开了生死,通透了人性,越老,越慈悲越宽容;一种是愈加执着,钻牛角尖,年轻时的缺陷,到老愈加放大,弄得面目全非,人神共厌, 结果是自作自受,晚景凄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