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书与书评读书

作为父母,你是怎么影响孩子一生的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26人  北山麻雀

很多父母习惯给孩子创造敌人,叫作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上进,活泼开朗,听话又勤快,你怎么就不能跟他们学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句话的初衷是爱,是希望孩子变得更好,但这些父母似乎觉得孩子有责任和能力改变现状。

什么现状?孩子内向、敏感、自卑、任性、脾气暴躁,也许制造了无数个令你抓狂的时刻。但他们真的应该为自己的个性负责么?作为父亲或母亲,也许你不满意孩子的现状,但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样子?

这篇文章能给你答案,但结果也许会让你失望。

奥利弗·詹姆斯《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引用了大量案例以及科研成果说明了一个事实:作为父母,你的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你给的影响是积极的,他的表现就是向上的,你给的影响是消极的,他的表现也好不到哪去,这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所以别总责怪孩子不听话,苦恼孩子自卑、敏感,因为这事你得负全责。同时这也是个好消息,因为从某方面来说,你能为孩子塑造更健全的人格。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天生非此》对你的意义在于,让你重新认识自己对于孩子的意义,如果你能尝试奥利弗·詹姆斯提供的建议,或许能给孩子一个全新的人生。

一、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我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毋庸置疑,但这句话有点“宿命”的意思,似乎我们是怎么样的人,就像长相一样存在于基因里,天生如此,无法改变。有些人天生活泼,有些人天生忧郁;有些人天生才华横溢,有些人注定碌碌无为。

但有实验证实,根本不存在对我们个性造成影响的基因,一个人的性格和成就是后天养育的结果,这类似于“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父母对孩子投入了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天生非此》中认为父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孩子的:

1)言传身教,这里有两个点,首先是言传,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某些行为会受到鼓励,另一些行为会遭到批评,孩子本能的会做取悦父母的事。其次是身教,除了“听话照做”,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比如说话的语气,乱丢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

但大人的语言和行为很多时候都是矛盾的,例如父母教孩子不要撒谎,但在孩子接电话时,当我们发现是自己不想理会的人,就会摆手示意孩子,告诉对方自己不在家。孩子就会从我们的言行不一中总结出:最好不要撒谎,但万事总有例外。

如果你每次乱扔垃圾爸爸就批评你一次,并且每次出门他都严格遵守不乱丢垃圾的行为准则,那你长大后更可能是个爱护环境的人。回想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你为孩子发挥了榜样的力量了么?

2)孩子对父母的身份认同。表现为孩子把父母的行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模仿,而是出于对父母的爱或恐惧。

如果父母给孩子足够多的爱和安全感,他也会用同样的爱去回应父母,潜意识里想表现的和爱的人一样。

但身份认同也可能是出于恐惧,是一种讨好,目的是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虽然绝大多数父母都会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也不能排除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父母,他们把消极情绪通通发泄在孩子身上。这时孩子模仿父母的行为,他的潜台词是:你不要再伤害我了,我就是你啊。

无论是出于爱还是恐惧,你的为人之道,处事的方式,抽烟喝酒的恶习都可能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他们更像你的一面镜子。

3)虐待。我敢肯定的是,几乎所有父母看到虐待这个词都觉得与自己无关。但几乎所孩子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虐待,它不仅仅是指体罚,还包括精神虐待和忽视。

比如,父母工作太忙长时间不和孩子亲密交流;或是把工作中的坏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也许是大声训斥,也许是言语冷漠;或是口头上的责备,例如:昨天才教过你2加3等于5,今天又忘了,你怎么这么笨;或是给孩子创造了个看不见的敌人——隔壁家的孩子。

这些都是虐待的一部分,而且孩子没有反抗能力的,只能全盘接受。我们无法想象这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人在感到紧张或受到威胁时,身体会分泌叫作皮质醇的激素,让精神处“战斗或逃跑”的状态。在如果孩子长期处在不安的情绪中,会导致皮质醇的水平失调。过高,孩子就会表现的焦虑、暴躁易怒、容易分心。过低,孩子就表现的对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甚至冷酷残忍。

他们长大后,可能会让自己身处在一个和过去相似的人际圈中,例如,如果一个人小时候经常被父母骂作“胖子”,他长大后就更倾向于和那些骂他胖的人交朋友,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相处方式更熟悉,另一方面,他试图通过重演受虐的场景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

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就是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一步步塑了造孩子的人格,或是侵蚀孩子的心智。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但知道这些,至少能尽力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二、你相信父母能决定孩子的命运么?

匈牙利的教育心理学家拉兹洛·波尔加相信孩子的成就是可以通过后天养成的,他和妻子结婚后共生了三个女儿,并决定一起把孩子培养成象棋大师。

他们从小就引导女儿们把象棋当做玩具,虽然是刻意引导,但过程中没有任何强迫,完全尊重她们自己的意愿,在成长过程中也给她们最大的关爱,保证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果然女儿们对象棋很着迷,把它当做日常消遣。

就这么玩着玩着,大女儿在91年成为第一位女性国际象棋大师,二女儿在第一次锦标赛中和男性国际象棋大师对战并连赢10场,三女儿更是在15岁时就成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大师。因为这三个女孩,国际象棋管理方修改了“禁止女性参加顶级锦标赛”的规则。

神奇么?神奇。如果你也想给孩子积极的影响,接下几个建议可以很好的帮助你:


1)给孩子正确的期待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变得更好,但常常干预太多。有些父母甚至会替孩子决定大学读哪个专业,毕业后从事哪份工作。大人们口口声声说的“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或许是事实,但比起走别人计划好的路,孩子更愿意去经历自己的人生。

拉兹洛·波尔加的女儿们之所以成为国际象棋大师,不是因为他们有一份详细的人生规划,而是因为她们把象棋当成一种爱好。

你对孩子的期待是源自爱,还是把理想转嫁到了他的身上?你是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人还是自己的延续?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

2)爱的炸弹

顾名思义,就是用无尽的爱去轰炸孩子。你可以定期给孩子一段亲子时间,让孩子决定你们干什么,而你只负责百分百配合,给他无尽的爱和掌控感。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么,孩子由于长期处在不稳定的情绪中,会出现皮质醇水平失调的现象。而作者认为,这种掌控感能稳定孩子的皮质醇水平。

这个方法的重点是,要严格区分亲子时间和日常生活,在两者之间设立严格的界限,否则孩子会被你宠上天的。

3)切换“父母、成年人、孩子”的模式

《天生非此》中提出,我们任何时候都处在三种模式中:

父母、成年人、孩子

当孩子不听话时,你可以运用任意一种模式来应对。父母模式下,你会强迫他执行自己的命令,否则就惩罚他;成年人模式下,你会冷静判断孩子的情绪形成的原因,理智思考最好的沟通方式;孩子模式下,你会因为孩子的顶撞而情绪失控,大发脾气。

作为父亲或母亲,你可以时刻关注自己的处在哪种模式中,也可以下意识的切换沟通模式。比如,孩子让你生气时,能不能用成年人模式和他沟通?如果你没控制住跟孩子发了脾气,能不能在事后告诉他发脾气是自己的错,跟他没关系?

每个父母都可以为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但错在表达方式让孩子对这份爱有所误解。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但我们总要认识到错误后才能改错。《天生非此》就是一本让我们自省的书,同时也给出养育孩子的建议。从某方面来说,你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