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李明洋】追求稳定的代价
我还记得当年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我报的是土木专业,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首先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当时对自己的未来完全没有规划,不知道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而我父亲和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所以想选择一个熟悉的专业去读。高考完,最终成绩都超过了学校和专业的录取线,这时候父亲的一个老同学刚好在我报考的学校任教,听说了我报考的专业后主动要帮助我调整专业,当时的印象还历历在目,“你们怎么能让孩子报土木专业呢,这专业一毕业就失业,千万别让孩子报,通信专业火,报通信,通信毕业后去电信移动,工作稳定待遇好,我帮孩子调,你们不管了!”于是我就阴差阳错的学习了通信专业。经过4年的学习,等我毕业那年,通信专业的毕业生已经严重饱和,很多连偏远地区的联通都进不去,更不用说什么电信移动,找工作不难,但是想找一份好工作真的很难,反倒是土木工程,由于国家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开展,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讲这个故事和今天的文章很应景,稳定的代价:为什么追求稳定的人反而经常冒险。“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无数的中国父母不断在强调这句话。他们追求“安全感”,他们担心风险,害怕损失。但是实际上,往往越担心损失,就容易损失越多。很多追求稳定的人,反而选择了“高风险”的工作。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渴望“稳定”的人最终却选择了高风险的行业?
预期所有权
“预期所有权”是“预先感受”的产物,“预先感受”是能够让我们在当下就体会到未来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信用卡,就是让人们感受到未来可以拥有的财富是自己的,再比如通信专业很火,未来可以拥有稳定高收入的工作,这种感觉给人带来的向往是美妙的。这种感觉是当下可以感受到的,让人感觉仿佛未来的美好现在已经拥有,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所以才会让人产生了通信专业以后的工作很稳定这样的错觉。
那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因为期望通信专业未来稳定的工作,所以选择了通信专业,既然大家都看好,肯定报的人很多,报的人多了人才的供需关系就逐渐平衡进而反转,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所以,“追求稳定的人”经常根据别人过去的经历,把预期中的东西当作自己已经有的东西,然后在“再不去就晚了”的心理中放手一搏。殊不知这样追求的“稳定”,实际上是高风险。
而大部分有投资价值的而且低风险的东西,往往充满了“未知感”,无法让人形成“预期的拥有感”:比如土木工程,比如07年的股市,比如14年的微商,比如以前的比特币,比如目前的区块链。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真正的积极投资者往往遵循最最基本的投资原则: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当某个东西的价值被社会普遍低估时买进,而在它成为了人人口中的“热门”,价值被高估时卖出。而不是追涨杀跌—等到某个职业、行业或者股票的价值严重被高估时买进,遇到被低估的价值时又不屑一顾。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热门不是稳定,而是风险。发现不那么热门,但是被低估的价值往往没有多少风险,害怕“落于人后”而追求所谓的“稳定”才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