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陪伴,才是有益的陪伴 — 陪伴,在老年痴呆症老人生活中实践
上一篇,我们通过对典型、常见、错误和无效的失败陪伴案例来进行了分析以说明:盲目而过于感性的陪伴方式,不仅缓解不了老人因缺少陪伴而孤独、焦虑的问题,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如老人的控制欲增强而影响家人生活等的这些,很多家庭也是深有感触。所以,满怀善意的去陪伴老人,未必收获预期的效果,还会因环境的作用和心理的变化而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新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益、有效的陪伴,来让家庭的和谐、老人的尊严生活呢?
2020年的冬天,爱知接收入住了一位老人。奶奶住在湛江的徐闻县,离我们这里有520公里的距离,家属为了把老人送到我们机构入住,自费叫了救护车,并请了一位医生一路跟随送她过来。
这位奶奶已经卧床八年,中风过两次,右侧偏瘫,大脑颞叶的损害比较明显。奶奶基本丧失了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吃饭都要流食。除此之外,还有帕金森症、高血压、心肌肥大、房颤、癫痫、大腿静脉部分栓塞等多种问题和疾病。疾病只是一方面,更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老人的骶骨、肛门口处不仅有褥疮,腹股沟还有多处淤青和溃烂,共计17处伤口,很多地方流脓流血。脾气也很大,根据奶奶家人陈述,她一不高兴就会拍打轮椅扶手、拍床拍墙,脾气很犟,怎么哄都哄不好的那种。
奶奶入住的第一天下午,整个人怯生生地四处看,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工作人员跟她微笑、打招呼,奶奶也是把头扭向一旁,皱着眉头摆手;跟她握手、拉手,奶奶也会把手立刻抽走,一副“生人勿扰”的样子;给她喂水、喂饭就更困难了,奶奶会直接把水杯和饭碗推到地上,看都不看一眼。并且拒绝和其他老人在一起吃饭。
其实这也不奇怪,老人初到相对陌生环境,面对陌生面孔的时候,需要一点时间的熟悉和适应。在此之前,过度黏在老人身边,甚至提供寸步不离的“专属”陪伴,会让老人觉得很突兀、违和,甚至并且还容易遭到老人的“嫌弃”,在他看来:“我都不认识你,为什么你要一直坐在我的身边,还不停地跟我说话,讨好我?这是什么意思,你要说什么?”
所以我们并不急于很快的和奶奶建立熟络,我们不会总是去劝她吃饭喝水,总是待在她身边找点话题,硬拗着去 “陪伴”他,而是时不时从她身边经过,对他微笑着点个头,制造了一种偶遇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好像“不经意”的递过去一杯水、一点零食、水果,老人如果不接受,那我们也不勉强着去劝,自然的就离开他身边。从老人的视角了,他初步的观察到了,周围有很多很“自然”的人,虽然不是围着他转,但都很温和,都会很自然和不经意的“挂记”着自己。老人因此而感到环境的舒适、周围人的平和与温暖,从而戒备心理开始降低,因此,我们和老人最初的联系就这样建立了。
大概一周的样子,我们发现奶奶非但对这样的方式没有反感,反而显得有愉悦的感觉。当我们从他身边“不经意”的经过的时候,她开始和我们有主动的眼神交流,对我们点头,有时候还会伸出手来与我们牵手,精神比较明显的放松了下来,在与员工和其他老人相处的时候,刚来时候的那种惊惧的表情没有了,偶尔还像是“偷笑”一样,看到我们看她,又马上“一本正经”······。
因为奶奶可以喝水,也可以吃水果,所以我们判断老人的吞咽功能是能够维持基本需要的。所以,在入住第三周的时候,我们开始尝试给奶奶吃正常的餐食,并且坚持在她身边鼓励她自己用餐具进食。刚开始有些困难,吃一顿饭断断续续一个多小时,老人也有烦躁的时候。但我们始终在她身边给她鼓励,告诉她今天比昨天好多了。在员工的陪伴和鼓励下,奶奶大概一个月的样子基本可以用餐具自己进餐了。
员工是一种单一的社会角色,老人的陪伴(老年痴呆症护理、照护、照顾、照料)需要多元的角色。所以在她入住爱知大概一个月的时候,我们尝试逐渐回到其他老人当中。
跨年夜的聚餐,奶奶第一次很正式的与其他老人坐到一起,在大家的陪伴下,自己动手吃东西,并且很“炫耀”式的表现出很独立和顺畅的完成进程动作的过程。其他老人当然也纷纷称赞奶奶,奶奶感受到了“大家庭”温馨、热闹的氛围后,在接下来的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
入住一个月的时候,奶奶开始自己刷牙洗脸,时不时还能用左手残存的能力系一下扣子、梳一下头发。
入住三个月的时候,奶奶不仅能手握大鸡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还会和我们工作人员开玩笑,总是指一指我们,用手把人勾过去,然后就开始哈哈大笑。
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卧床了八年的老年痴呆症老人,不仅走出了房间,并且开始过上了“正常”的、与其他老人无异的生活,这依靠的不仅是无刺激的环境、细致的护理(老年痴呆症护理、照护、照顾、照料)技术,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老年痴呆症(脑萎缩、认知症、失智症、脑退化症、老年抑郁症、老年精神病、认知障碍、帕金森、阿尔茨海默型、额颞叶型、路易体氏型、亨廷顿氏型、帕金森型、血管型、混合型、阿尔兹海默型等)老人基础之上的优质陪伴。
我们从下一期开始,谈一下优质陪伴的核心要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