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RIA读书┃《刻意练习》(二)
R=Read 摘抄记录。在读书时,遇到某一个心动片段,停下来,划出来。
I=Interpretation 复述总结。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达到理解知识本身是什么的程度。
A=Appropriation 拆为己用。
★A1: 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
★A2: 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的下一步行动,让知识真的应用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才能因为它变的更好。
——《拆书帮便签读书法,重新定义高效阅读》
一、R 摘抄片段P33-36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你的练习。
2、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3、包含反馈: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4、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二、I 复述总结
以上内容较为概括,故无复述总结环节。
三、A 拆为己用
★A1: 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我希望本学期的家长会跟前两次家长会有所不同,实现以下目标:
(1)大部分家长会都是针对前期阶段考试的总结,但我希望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成绩退步了,就自动屏蔽孩子在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表现。我要让家长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专门表扬“别人家孩子”的家长会,我希望家长们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也让他们意识到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是很重要的。
(2)大部分家长和孩子在沟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我通过播放视频和举例子的方式,让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和语气的技巧。
2、专注的:
那段时间,只要看到《刻意练习》这本书,就会将里面的方法结合到关于家长会的思考中。
3、包含反馈:
在家长会结束后,我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及时收集家长们的反馈,以便更好的总结本次家长会,并评估是否达到预计目标。
4、走出舒适区:
假如我在准备家长会的过程中,还是采用前两次的旧模式,虽然可以节省时间成本,也轻松完成工作,但实际上我还是在原地打转并不能够改进开家长会的版本。所以为了实现进步的目的,我需要不断迭代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A2: 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的下一步行动,让知识真的应用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才能因为它变的更好。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有目的练习,特别要注意针对自己的练习进行反馈,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取得进步。
虽然没有按时完成半个月一篇文章的任务,但我还是要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自我暗示,还好我在44天后还是坚持产出了一篇文章,下次要提高效率了啦~自从在洱海“跳海”之后,我倒是喜欢上了这种“跳海跳湖”的搞怪拍照方式,继续追求那种脚踏实地又脑洞大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