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我们的自愈能力

2022-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李簡兮

今天开启新的一本书,是李辛的《中医经典启蒙》。我没有按顺序看,看目录先挑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来看。这也是看书的一种方法,如果不是小说、故事类的,而是分成一篇一篇的,前后关联性不会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今天看到一篇特别有感触,是与人的自愈能力相关的,我觉得也非常贴合目前的大环境。

文中提到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说:“凡是得了病的,第一,应该先把神定下来。”生病了,不舒服了,首先就是不要思虑过多,那些伤心伤神、不重要的琐事先放下。因为只有神先定了,人的精神才能放松下来,人体的顺应性才会比较好。

“第二是引导。像太极、站桩、八段锦、八部金刚、易筋经、瑜伽,或走路、跑步、运动都属于这一类,帮助'形与神俱,气血畅达’。”我每天早起都会练一套八段锦,已经坚持有半年了。早晨起来,练完身体会微微出汗,尤其现在冬天很冷,练完全身就热起来了,身体也会变得比较舒展,人也会清醒很多。

“第三,调饮食。第四,按摩。第五,针灸。”饮食很重要,这个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只是有没有去重视而已。身体没问题的时候,就会放纵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等到身体出状况了,才不得不调整饮食。平日里,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尽量清淡,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才能让身体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至于按摩和针灸,还是需要学习和医生辅助的,不建议在不懂的情况自己乱按。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行,再吃药。这是古代大医建议的最后一步。”

“所以,当你有不舒服的时候,不要急急忙忙去吃药或上网胡乱搜索,给自己扣帽子。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的神非但没有安静地在自己的身体里有序地巡逻和修复,而是跑到外面去,更消耗了。”

这一段特别写实,也特别有感触。现在查信息非常方便,大部分人一有什么症状,就去网上搜索,然后给自己“对症下药”,结果可能是更糟糕。不然就是慌慌张张去找医生看病,然后做一堆检查,再开一堆药回来,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都是心态问题。有时候没病,都觉得自己有病,如果医生不给开药或者说没事,你可能还不相信。

最近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了,政策放开,紧张的氛围加剧,很多人的心态就崩了。

其实我们人自身都是有自愈能力的。体质好的人,自愈能力就好,很多时候不吃药都能康复。像小孩子,阳气足,大部分时候一些发烧、感冒的症状其实比大人还轻,而且好得快。有的孩子发高烧,还能照样嘻嘻哈哈地玩。所以非到必要时刻,尽量不吃药。而是稳住心态,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按时吃饭,好好吃饭,然后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有时候生病,也不是坏事,是身体在提升自身免疫力、适应环境的一个必要过程,应该要顺应,而不是遏制。

遇到身体不适的时候,首先多问问自己,是不是最近压力大了?最近睡眠不好?还是吃得不好?缺乏运动了?先自我反省,然后该调整的去调整。

“治疗,是医生帮助新病人自有的正气、人体本身的调适力发挥作用,消除障碍,回到平衡。”因此,病人和医生的关系是合作伙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地把并治好。

希望大家在非常时期,可以保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平衡的状态。相信,这样的日子很快会过去,我们都能回归到正常的、安心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