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育专家所谓的有效“方法论”
01
昨天刚好看到海贤老师公众号里分享的一篇文章中关于他女儿练琴的案例,突然让我联想到最近在读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于是我试着用阿德勒的"原因论”和“目的论”来思考这个问题。
接着我就将我的思考分享在了一个微信群里,于是就和群里的一位小伙伴产生了一些思考碰撞,这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维碰撞的奇妙,所以拥有多元化思维真的很重要。
以下是海贤老师女儿练琴的案例:
周末陪女儿练琴。有一首曲子特别难,女儿总是弹不过去。她趴在琴椅上哀叹:“我学不会,我觉得我永远学不会。”
啊呀,习得性无助了。这时候当然该学心理学的他爹我出场了。根据标准流程,首先要纠正她的负性思维。我跟她说:
“你觉得很难,觉得很有挫败感是不是?”
女儿点点头。
我继续说:“没关系,我们学新东西都会有的。你之所以觉得学不会,是因为你在学很难的东西,可是只有这样才有进步。你已经进步了很多了。是不是以前也有很多东西,你觉得学不会,现在慢慢学会了呢?”
“嗯。”女儿应了一声,却仍然稳稳地趴着。
我继续说:“来,想象一下,你来到了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表演。下面有很多观众等着你,你已经为这场音乐会准备很久了。现在,轮到你上场了。坐起来,开始!”
女儿笑了。可她还趴着,说:“我不要去表演。”
我耐心地教导:“不表演,那准备行不行?一场表演,需要准备很长时间的,你就当在准备好不好?”
女儿说:“我不去表演,也不准备。”
我正要想新的对策。房间里她妈听不下去了。妈妈出来严厉地一声吼:
“你干什么!给我好好坐着!坐好了!弹!”
女儿一哆嗦,赶紧坐了起来,开始弹琴。最开始她还嘟囔了几句,斜眼看妈妈还在旁边,没敢抱怨。可是弹着弹着,她越弹越弹越认真、越弹越流畅,脸上也逐渐放开了。
02
案例中的爸爸,活脱脱映射着现实版中的我,我也经常掉入孩子“原因论”的陷进里。总觉得共情理解无比重要,于是常常陷入过度关注情绪。
然后收到群里一个小伙伴互动回复如下:
引发我的思考回复如下 :
我是这么看待问题的,作为孩子,他们的认知是有限的,甚至我们大人也常常陷入“舒服”圈套,比如案例中的孩子以“我学不会,我觉得我永远也学不会”为借口,为原因,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获得躺平的舒服感,这是每个人的惰性使然,很显然孩子为了自己的目的搬出了他的原因。
这时如果我们大人过度的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就让孩子的“原因论”圈套得逞,进而我们的过度共情就会强化他们的思维,觉得怕困难的情绪是可以得到被理解和鼓励的,以后他可能就会经常用这种方法获得他躺平舒服的目的,很显然,可是这样对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并无好处。
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爱也需要勇气,从案例中,看得出,爸爸明显给到了很多的共情,我想在这个家庭里,孩子肯定是不缺爱的,而勇气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案例中的妈妈只是刚好恰到好处的起到了这个刺激的作用。就像是我们上台演讲,开始我们心里打鼓,根本不敢上,总觉得讲不好,这时旁边有人直接把你拉上台,你不讲也得讲,讲着讲着,觉得还挺顺溜,还挺好,还挺自信,于是就获得了个勇气,于是有了勇气的驱动, 下次你说不定就抢着上台了。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有时需要外因的驱动刺激,让孩子去正面迎接挑战,从而有机会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建立自信,获得勇气。进而增强孩子的抗挫,抗压能力。
紧接着,小伙伴的思考碰撞回复如下:
我的思考回复如下:
你这个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的角度也特别好,我也认同教育本来就是要把人当人看,尊重理解孩子的自我成长,让孩子自由的生长出内驱力。这是所有家长都乐见的。
但是我看待的角度是成长,有时也需要外界刺激。有些人天生就能表现出很明显的天赋,并且自发的探索成长。但是有些人是需要靠一些外界刺激,去进入,去体验,去发掘的。
就像我儿子,一开始他很害怕去学街舞,当我意识到他的害怕,只是因为第一次的陌生跟胆怯时,我鼓励他去尝试体验,当然没有案例中的妈妈那样简单粗暴,在他体验,尝试后,发现乐趣无穷,自我享受其中,我想这是在我的刺激下,他获得的快乐的内驱力。
而案例中的父母,我不想加以评判,因为我对全部的状况也不了解,只有家长自己心里清楚孩子是被强迫学习,还是在遇到困难后的逃避学习。但是我看到案例中的爸爸提到,后面孩子在接受到刺激后弹着弹着,就更加的投入和专注,说明孩子还是不讨厌弹琴的,可能是在谈琴的某个阶段能力的提升上遇到了瓶颈,就像孩子说的“我学不会,我觉得我永远也学不会”,透露出来的是他害怕学不会而不想弹,而不是不喜欢弹,而不弹 。所以我将注意力聚焦在孩子的抗挫能力的培养上。
很多孩子在一开始对一些事情是有兴趣的,只是到后来遇到瓶颈了,面对困难,就退缩了,于是就搬出了一堆的借口。而这时如果家长,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而是坚持说尊重孩子,那就入了孩子的”原因论“圈套,我想这对孩子的抗挫能力培养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我觉得体验挑战一些兴趣爱好,其实有时就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获得挑战,直面困难的机会,从而建立勇气和自信。阿德勒说每个人一出生都是带着自卑而来,而我们需要一些后天的环境机会,通过直面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去对抗自卑,重建自信。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像孩子一样,用“我不喜欢“”我做不好“做为不做的借口。这是每个人终身都要学习的成长课题,
我觉得教育是个极其复杂的课题,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是要看你站在哪种情境,哪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关键是你得懂自己和你自己的孩子,总之养儿不易!
03
通过本次和小伙伴的思考碰撞,让我再一次体会到多元化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摩擦的非凡意义!
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理解,不妄加评判 ,也不妄自菲薄 !
同时我们要时刻警惕教育专家所谓的“方法论”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术易,道难呀!
孩子有时需要被理解共情,有时需要直接被拉回现实处理问题,前提是家长对孩子有足够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对自己的情绪和目的有最好的觉察,才能把握好教育的度,而这个度的把握很难很难,我们大人自己都经常会被自己的潜意识控制,所以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是在某个恰当的时间空间里,符合情境刚好有效,就像案例中的孩子,只是在爸爸共情后,在有爱的家庭里,妈妈的简单粗暴刚好恰到好处给到了刺激,孩子也恰到好处的通过努力练习后获得了成长的自信。
但是换作在别的情境里,比如孩子很伤心,低落,无助时,妈妈的简单粗暴肯定是火上浇油,而爸爸的体贴共情会是最好的良药。
所以是共情,还是直接关注问题,还是先共情再关注问题,这个要具体情境具体对待,总之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我们绝不可以死搬硬套。
所以我想说,不要轻信所谓的教育专家的某某方法论一定有效,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父母家庭情况也都不一样,对别人有用的方法,在你家不一定有效,只有父母基于对自己对孩子完全的了解,对自己足够的觉察和认知后,对当下的情形有足够的洞察后,才知道怎样是对孩子最好的,所以养儿不易,教育是个复杂系统。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