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真理
“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悦的。
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
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
——《圣经·传道书》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安妮宝贝《蔷薇岛屿》
时隔数年,重读安妮的《蔷薇岛屿》。
《蔷薇岛屿》初版的时候,很多安妮的青年粉丝们蜂拥而购,将这本书迅速推上全国各畅销书榜。
可是阅后,很多人却对安妮的文风转变表示不解:
那个曾经写出过《告别薇安》,激烈、颓落的女子,怎么就不见了呢?
代之以自省、内敛和承担。
如果安妮始终保持最初的文风,
她可能会继续占据娱乐版的新闻头条,成为燃烧生命、挥洒青春的叛客生活的倡导者。
也或者就成为卫慧、棉棉一般的女性写手,写出一部部青春残酷物语。
但却肯定不会成为一个智者,一个在浮华世代中参悟生命本真的人。
她可能时髦,但绝不会深邃。
如伊所言,父亲的撒手人寰,带给了她巨大的生命创痛。
她曾经叛逆,奋不顾身的逃出家的壳,在城市丛林里游离,经历男人和女人、疏离和暧昧。
保持桀骜的姿态,在电梯、地铁、酒吧、酒店这些极物质化的象征符号间穿梭。
将物质社会对人的异化,以近似自渎的方式在世人面前剖析开来。
但是,在曾经所不齿同伍的父亲长逝之日,
她如坚冰一般的内心却瞬间柔化,心灵深处那份最为隐秘的情感之弦被生命无情的拨动了。
生命为何?人生何向?
她告诉自己:“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那奔涌入海的江河。
当经历了高山的巍峨、峡谷的险峻、平原的广袤、海洋的壮阔,我们依然要往复至本源。
成为一淙地下的溪水,成为高地中的一眼泉。
我们都要经历死亡,往复至虚无之境。
在此之前,我们可能目睹先辈的死亡。
在此之后,我们还将迎接后辈的死亡。
生命,就像是被热蚀的橡皮筋,轻轻一拉,就断了。
只有虚无,才是永恒的。
于是,不悲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