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14年的亲情缺失,他怎会轻易接受父母?

2023-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落笔七年
一个还在上中学的14岁少年,整日沉迷网络游戏和手机,除了玩游戏时能从他的脸上看出些许笑容,平日里,都是一副冷漠和麻木的表情。亲人跟他沟通说话,他很少有回应,甚至点个头的反馈都没有。即便是暑假,也很少出门跟朋友玩耍,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手机上聊天打游戏……
他出生在农村,父母没怎么上学,早早外出打工,在20岁出头就生下了他。刚出生时,他的父母几乎没有抚养他的能力,为了打工谋生,只能将他留给爷爷奶奶抚养。父母也想尽快把他接到身边,可城市的生存压力让父母迟迟不敢将他带出来。一晃10年过去了,这个孩子还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的父母不但没有接他到身边,而且还有了第二个孩子。父母内心其实不希望再亏欠第二个孩子,但是却他在老家一直长到14岁……
如今的他,除了偶尔还能听进去爷爷奶奶的话,其他人的言语他根本听不进去。即便近些年父母回来的频繁了,但他对父母很是麻木,有时甚至是愤怒和厌恶……
父母在城里安家,想把他接到城里上学,可他死活不愿意去。
虽然最后勉强答应了,可在城里的这一个月,除了吃饭,其他时间跟父母几乎零沟通。父母说什么他都不在意也不耐烦,整日把自己锁在跟吧房间玩手机。父母给他买衣服、买好吃的,带他出去玩他基本都回绝了……
为了跟他沟通,为了让他振作起来,好好学习,正常生活,父母尝试了各种方法,最终都无济于事……
父母开始怀疑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开始尝试咨询城里的心理导师。当父母费劲找到心理咨询师之后,却被告知:孩子没问题,问题在于父母……
父母被心理咨询师质问:
14年的亲情缺失,一个月弥补的过来么?
完全放弃陪伴孩子的童年,如今值得么?
你们不是想要孩子健康,你们只是内心愧疚,特别期待孩子原谅你们,接纳你们……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你们只是想通过被孩认可和接纳来缓解内心的愧疚和自责……
最后竟然怀疑孩子有问题,其实是自私和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这是一个朋友讲的真实故事,我听了之后感慨万千……

没有哪个孩子不需要关爱,更何况是年少时缺少亲情的孩子。他们处在青春期,本身就是构建价值观,容易叛逆的年纪。作为父母就是要好好照顾,慢慢弥补,哪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期待孩子即可变好?

即便孩子一时半会没有好转,你只需要好好照顾他即可,未来有一天他一定感受得到……

可父母却没有这个耐心,总是期望孩子能立刻好起来,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其实他们不愿意承认,他们迫切想获取孩子的接纳和认可……

真正的爱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

一旦一份爱被附加了一定条件

那么这份爱已经不再纯粹

拥有这份爱时,你会感觉不真实

失去这份爱时,你会感觉到痛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