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

踏莎行·郴州旅舍并译

2022-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宏博

踏莎行·郴州旅舍

作者:宋.秦观    译析:石宏博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

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津渡在夜色朦胧中越发迷离。天下望断,理想中的桃源无处可寻。尚可忍受,在这春寒料峭时节,闭门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还不归去,还不归去?

远方的友人,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无数重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有幸是环绕着郴山奔流,也算是有了依靠,可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

注:

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无寻处:找不到。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析: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就是离郴前所写。

宋朝第二次变法失当,严重的撕裂了当时的社会,破坏了封建官僚占有土地的红线,玷污了基层组织,所以,之后中原陆沉,之后神州陆沉。

中国社会好像有一个不太好的传统,就是不会反省,这一点从哪来的不知道,但是它的危害特别的大。至今,粉饰太平,仍然是很多读书不求甚解的人的第一选择。

作者就是这一历史堕落的受害者,“砌成此恨无重数”。既然君王你已经有了贤者做依靠,又为什么,重用那些品德上,品质上都很劣质的人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