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贵圈真的很乱

盘点:无人机2016花样“大秀”及那些伟大的变革

2017-01-10  本文已影响43人  传动人

说到炫技,2016无人机可谓大秀了一把,从天上到地上,从地上到水里,从工业到农业,从农业到军事......无人机这场秀让人叹服。无人机它所携带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为了抢占这块“大蛋糕”,企业们纷纷拿出创新的产品、高新的技术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全力以赴,没有人愿意做那个只能眼馋的过路人。

无人机可以干嘛?环境监测、智慧农业、快递运输、军事应用……是不是认真一想才发现它已经花样“炫技”无数回?那么我们来看看,2016年无人机都为我们带来哪些不可思议?

环境监测的“天眼”

环境监测是现代环保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的地域面积广,工农业生产复杂,靠地面排查收集数据的效果显然不理想,怎么办?三维检测当然要动用无人机这个“空中侦察兵”。

利用无人机按照设定路线巡航,搭载红外遥感传感器实时传送现场图片,利用航拍突破空间和地形的限制,可从空中全面监察地面是否存在乱焚烧、乱排放以及扬尘问题等,为环境污染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撑。

成为现代人“呼吸之痛”的雾霾数据收集也需要借助无人机助力。利用无人机搭载便携式检测设备,可以进行长期的大气污染跟踪监测实验,获取PM2.5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三维分布数据,为雾霾预报、防治提供精准资料。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积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且相比较传统利用载人飞机、探空气球、卫星遥感等手段获知外地雾霾输送情况的手段,无人机搭载便携式检测设备的成本低、可控性强、检测更加灵活全面。

南极破冰的导航仪

航船在南极被冰冻非常常见,然而如何让破冰船找到其准确位置?无人机能否成为可靠的导航工具?1月,澳大利亚首次在南极海域使用无人机导航技术,为“南极光”号破冰船成功导航。

无人机作为新兴的低空航空遥感系统,轻便、快捷的数据获取优势在资源调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即便如此,业内人士认为在导航方面,无人机的可靠性不强,如果它在未来突破风与低温的技术瓶颈,实现中短期航程飞行后,将为海冰导航提供近实时的冰情信息。

埃及伊蚊的“收割机”

2016年无人机的另一壮举就是清除埃及伊蚊。寨卡病毒一度搞得人心惶惶,时至今日,它的威胁依然大量存在,而在更有效地检测技术和疫苗出现之前,防疫人员做的首要工作是灭蚊。

2016年2月18日,在坎皮纳斯市参加“零寨卡”灭蚊行动的民防力量利用巴西农业研究公司的卫星监测系统提高灭蚊效率,为巴西其他城市的灭蚊工作提供了借鉴。这套原本用于农业管理和国土监测的系统同样可用于消灭伊蚊,通过卫星数据生成的高分辨率图像近乎完美,它可在地图上标注不同时期每个地区的登革热、寨卡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记录,以帮助监管人员评估特定时期的灭蚊行动效果。

翱翔天空的“宅急便”

2016年1月,谷歌“ProjectWing”项目主管提出想利用无人机为客户送快递,并且说无人机快递在接下来的一至三年就能化为现实。为此,谷歌与NASA合作建立一套空中交通控制系统,希望在美国的空域安全操作无人机。

4月5日,据外媒MarketWatch报道,谷歌被授予的一项专利显示,谷歌无人机近期内不会用于给用户送快递,它对利用无人机运送医疗设备更有兴趣。而在此前,硅谷创业公司Matternet利用无人机向偏远地区运送医疗用品,在他们看来,与让人驾车相比,利用无人机把血样送到其他化验室进行化验,在成本、能耗和时间方面都要更划算。5月27日,菜鸟网络公布了旗下秘密运作半年之久的“E.T.物流实验室”研发进展,多款物流机器人在年内将投入使用,无人机恰在其列。

农业革命的“排头兵”

自从2015年11月27日大疆创新推出农业植保机MG-1,无人机逐渐在智慧农业发展领域得到认可。与传统机械相比,植保无人机不仅提高作业效率,还可减少30%到50%的用药量。同时,螺旋桨产生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增强了药液雾滴对农作物的穿透性,减轻了农药的飘移程度,防治小麦锈病、蚜虫的效果在90%以上。

2016年11月24日,大疆在北京推出植保无人机MG-1S,它围绕无人机的飞控系统、环境感知模块、喷洒精度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和优化,提供电池管理系统、带屏遥控器等配件产品,以匹配农田作业场景,性价比高出一代产品。

独立“巡山”的“测绘员”

如今“大王”叫人来“巡山”,只需要无人机就可以轻松搞定。它无需跑道就能在山区、丛林等复杂地形环境和建筑密集区起飞作业,一台无人机一天就能“巡山”七八十平方公里。

以“大鹏”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为例,它已经广泛用于测绘、巡线、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且兼顾节能环保,一款长1.8米、重24.8公斤的固定翼无人机连续飞行4小时仅耗油4升左右,成本才20多元。

2016无人机经历了诸多变革

一、外形上的突破:多样化+便捷化

2016年以前的无人机,恐怕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旋翼加机身的大家伙”的刻板印象。到了2016年,你就该感概了——“这玩意也是无人机”?

PowerEgg,臻迪公司的首款消费级飞行器,人称“小巨蛋”。没展开前,你会想到眼前这个光滑圆润的鹅蛋是一架无人机吗?PowerEgg于年初发布,算是给小型无人机“大变身”打了个头阵。

Dobby,重199克的口袋级无人机,来自零度智控。这么小,不就是个玩具吗?说实话,Dobby的定位就是自拍飞行器,好玩、好用,就是它的使命。再说了,对一个揣荷包里就能带走的飞行器,你还想要求什么呢?

MavicPro,御。如果说,抛开性能谈尺寸都是刷流氓,那么大疆算得上“真·君子”了。

御,这款消费级折叠无人机一经问世就获得好评如潮。机身小巧了许多不说,性能丝毫不输精灵4,而且还匹配了第一视角眼镜。

虽说这一年里很多人都叫嚷着“大疆的传奇不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每年都在创新,并且每次都有惊喜。要知道,御几乎完胜同期发布的另一款折叠式无人机Karma,后者最终因性能问题被召回。

二、技术上的突破:智能化+高精尖

避障技术。现如今,谁要是没个避障功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无人机。也对嘛,横冲直撞的都是“笨鸟”,智能化首先就得让无人机懂得自我保护。

大疆精灵4是首个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引入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产品,而11月份发布的精灵4pro则自称是目前最智能的消费级无人机。它可以根据环境制定自己的飞行轨迹,完成一定程度的自由飞行。

基于可见光、红外线和超声波等传感器的避障技术也在今年进一步发展,例如Yuneec的TyphoonH所谓的复合避障概念以及零度Explorer2的雷达技术。称这类技术“智能”也还差强人意,毕竟在上个月美国的一场无人机交通管制峰会上,Aerotenna以其亮眼的表现证实了微波雷达避障系统的稳定性。

操作技术。消费级无人机主打航拍和娱乐,所以独立的操控器对用户来说反而有些负担,因此很多厂家选择了用手机端代替操控器。这样一来,装备是更加轻便了,但是操作感和精准度也有所折损。所以,无论是从娱乐性还是科技性的角度,我们都有比app端更值一提的操作方式。

“脑控”,说玄乎了就是念力。这个概念并不新颖,但这个技术却一直时尚。

4月份,北美一高校举办了全球首场“脑控”无人机竞赛,学生们戴上EEG(脑电图)电子头带,通过脑电波控制无人机。7月份就更厉害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通过脑电波控制整个无人机群的系统。他们的目标在于解码控制机器人的变量,一对多远不是研究的终点,未来他们甚至可能会推出多对多的机器人操作系统。

说到操控无人机群,在军事作战方面,则要运用到一项叫做“集群智能”的关键技术。今年11月,中国以67架飞机的数量创造了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的新纪录,比美国海军保持的原纪录多了17架。专家说了,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全球无人系统技术第一梯队。嗯,此处应有掌声。(注:本文以民用无人机为主,此条例外。)

动力技术。动力技术关乎续航能力,单提这个,似乎跟“智能”还挂不上边。但不论是避障、操作技术,还是无人机的飞控、定位、通讯等能力,续航瓶颈不突破,后面的一切功能都会受到局限。对于工业级无人机这类要从事植保、探测等持续性工作的产品来说,续航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燃料利用率高,运输过程稳定,续航能力优于锂电池……固态氢燃料电池方面依然那么抢眼。今年2月,由新加坡STAerospace公司研发的Skyblade360无人机,连续飞行了6小时,飞行距离达300千米。这数据让大多数无人机难以望其项背。

同样是2月份,英国无人机公司Ocuair的一架名为Enduro1的四轴无人机成功飞跃英吉利海峡,完成耗时72分钟,长达35公里的飞行。因此也创造了轻量级无人机四轴飞行器的新历史。

另外,太阳能续航方面也有所进展。今年8月,俄罗斯首架太阳能无人机“猫头鹰”试飞成功,很有意思的是,这架无人机的主要工作是为偏远地区带来无线通信网络。下半年,美国太阳能技术公司AltaDevices宣布与无人机制造商C-Astral合作,而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也表示正在研制太阳能无人机“彩虹”。(以上内容来自中国传动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