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声调的高低:透视心理的“隐形武器”
每个人说话的声响都不尽相同,有人习惯于用大声进行沟通,而有人却习惯用细微的声音进行沟通。声调的高低能透视别人心理特征。
声调的高低能够传递出很多信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透视出人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大学校园里随机找到300名学生,然后每两个人一组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并根据这些学生谈话的声调来对其心理进行分析。经过两个小时的观察,发现一个规律:
说话声调高的学生大多能掌握交谈的主动权,甚至让对方没有机会插上一句话;而声调低的学生一般都是被动的倾听,他们很少能掌握说话的主动权。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件案例。
这一天,警察将几名染着红色头发的年轻人带到警局,因为他们怀疑这几名年轻人与一起纵火案有关。当警察讯问他们是否与纵火案有关时,这几个人都摇了摇头,极力否定与此案有关。
无奈之下,警察决定对每一个人进行单独讯问以得出结果。在问讯过程中,警察通过回答者的声调来对他们进行心理分析。当第一个人回答时,他的声音非常微小,同时眼神飘忽不定。此时,警察意识到这个人一定知道与纵火案有关的细节,同时也分析出这个人胆怯且没有主见。当问到第二个人时,这个人说话的声调和前一个人十分相似,声调非常低,以至于回答好几遍才听清。此时警察分析出这两个人声调之所以如此微小,可能与他们内心的恐惧有关。
带着这样的疑问,警察找到第三个人,当向其问起纵火案的问题时,只见这个人用非常高的声调不耐烦地说道:“别问我,我什么也不知道!”声调如此大,超乎了在场所有警察的意料。此时,警察从这个人的声调中判断出他是一个争强好胜并具有一定号召力的人。于是便将在纵火现场拍摄的照片拿到这个人的面前,然后对其说道:“照片里的人是不是你?”
“你们一定是搞错了,根本不是我!”其实通过现场照片的比对,警察早已知道这个人就是纵火案的策划与参与者,但为了让其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过程,警察决定暂时不拆穿他的谎言。
当警察拿着照片来到前两个人面前问其照片中的人是谁的时候,这两个人的声调比此前更低了,经验丰富的警察从两个人的表现中得知他们心里一定有鬼,于是借机问道:“照片中的人是不是你们的头儿?”
听完此话后,两个人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回答道:“没错,照片中的人是我们的头儿。”警察得出这样重要的信息后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他们事先早已通过这些人语调的高低分析出他们的心理特征,并查明他们就是实施纵火案的犯罪分子。
警察之所以能准确把握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完全归功于对心理学的研究。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从犯罪分子声调的高低中透视出其内在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