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冬之初体验
1.28日中午时分飞机抵达哈尔滨机场,走出机舱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嗖嗖冷风,我下意识的退回机舱,赶紧从随手携带的包里取出外套和围巾,虽然我们是一早的飞机,可是广州的气温太高,身上穿的都不厚。
走进机场,看到很多人都在翻箱子找衣服,机场也非常人性化,大厅的角落里还设有穿衣室,贴心的给南方的旅客防寒保暖提供方便。
我们一行人全副武装后找到了接机的工作人员,从机场到停车场并不远,可是路上偶尔还是会有结冰的路面,一不留神会打滑,初来乍到,我们都走得小心翼翼。
我们一行本来就是要来体验北方的冬天的,衣服和保暖措施都已经做足了功课。可是下飞机的这小会时间,迎面吹来的刺骨寒风,又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不是低估了哈尔滨的寒冷了?
接待的小李看着我们一惊一乍可笑的样子,问了我们带的衣服和鞋子,直接告诉我们带的很多鞋子和衣服都不适合,不够保暖,也没有防水功能。
我看着同伴丁,这个每年都回呼和浩特过年的南方姑娘,更是无语,她说她那个内蒙籍老公跟她说不冷,她原本准备带的冲锋衣,雪地靴都没有带,穿着一双登山户外运动鞋就来了,孩子的也是。要命的是她早早就买了两双花哨的雪地靴,带了一双中看不中用的,还有一双没带。
于是还没有回到酒店,车子经过一家户外活动保暖店,小李要下车去取赠送的保暖包时,我们一行全都跟着她下车补给去了。
我们一群人一下子选购了一大堆东西,雪地靴、冲锋裤、雪地镜、护膝、手袜、防滑鞋钉,重点是每样的价格是我们自己在网上买的同等品质的3倍以上……
我准备的比较充分,买的是最少的,只买了儿子的靴子,我的护膝,两双雪地镜,花了几百块。因为我和儿子都近视,我就准备了近镜墨镜,最后也证明雪地镜真的不适合戴近视眼镜的人士使用。
一行人五个大人,我们四个还是经常外出旅行的,可以说是有一定出行经验的人了,竟然弄得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狼狈,真是很不应该了。
入住的酒店在旧城区中心地带,毗邻政府大楼的新巴黎大酒店,旧城区取暖的还是靠水暖设备,温度是不能自己调控的。
进入酒店感受到了冬夏两重天的区别,三十来度的温差,直叫人受不了,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脱。
室内不仅是热,还是闷热,赶紧开窗通风,打开加湿器才感觉透过气来。
哈尔滨冬天的天黑真叫一个早,下午四点左右就开始暗,我们五点出去吃饭天已经黑了。
所有人穿着厚厚的衣服,靴子、手袜、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可是凌冽的北风呼啸而过时还是让人发抖。
路面上不时有结冰,多是人行通道店铺前的地面上才有,估计是别人倒水导致的,行车的马路上是没有看到冰雪的,据说是政府不允许马路上有积雪,下雪天要及时清理干净。
我们小心翼翼的哆嗦地走了一段路,找到了我们要吃的铁锅炖。这天刚好是小年,咱们这个小团队在东北过小年,准备尝地道的特色炖锅庆祝一下。
哈尔滨冬之初体验东北菜真实在,我们十人点了两个锅,一个鹅肉锅,一个特色鱼锅,三个小菜。开始我们还想着够不够吃,毕竟5个小孩都是男孩子,其中4个都是十几岁的大男孩,正是长身体饭量大的时候。
哈尔滨冬之初体验锅上来了,大大的一锅,炖锅除了肉,还有各种配菜,味道还不错,特别是那个鱼,没有鱼刺,可是所有的菜,都太咸了。
哈尔滨冬之初体验习惯清淡饮食的我们是一边喝水一边吃肉,别人是酒足饭饱,咱们是水足菜饱,最后还是剩下不少。
哈尔滨冬之初体验想起之前每次到北方,点菜的时候总不忘再三叮嘱服务员少放盐,再少放盐,可这次怎么就忘了呢?
哈尔滨冬之初体验,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如履薄冰,我们有几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都一不留神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虽然买了防滑鞋钉,可那东西只能在全是冰面的地方使用。室内的地面不能使用,路上的水泥路面也不好走,所以是非常的麻烦,后来我们全程都没有用过,只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走。
不时地在穿脱之间折腾,在室内呆着怀念室外清新又凉爽的风,室外呆着想念室内的温暖,这跟广东冬天室内室外一样的冷完全两个样。
我们一群南方的孩纸,就这样在一惊一乍,又好奇又期待又慌乱之中,开始了我们的哈尔滨冬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