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快乐可以创造吗?解读积极情绪 学习笔记
两头狼的隐喻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两只狼,一只善狼,一只恶狼,两只狼每天不停打斗,到底哪只狼会胜利呢?
你喂养哪只狼,哪只狼胜利。
1、定义
(1)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内在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积极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Diener, Suh & Lucas, et al, 1999)
(2)心理幸福感:主要指人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不以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Keyes,1995)。
(3)社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价(Keyes,1998).
(4)三者关系在概念上相互独立,个体体验上相互分离,但在理论结构式相互关联(陈浩彬,苗元江,2012)
2、主观幸福感(SWB)
(1)定义: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SWB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2)情感成分:积极情感,消极情感;
(3)认知成分:生活满意度。
(4)特点:
主观性——以评价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
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3、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
① 文化差异论:文化常模理论,文化目标理论,人格-文化交互理论;
② 稳定论:定值理论,动态平衡理论,适应理论;
③ 认知比较论:目标取向论,社会比较论;
④ 应对方式论:社会联想论,人格特质论;
⑤ 其他:自我决定论,活动幸福论,幸与不幸理论等。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1)文化常模模型
Markus和Kitayama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幸福感由自我建构,其真正本质因文化而异。也就是说,该理论假设,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幸福感的差异,当个体遵从社会规范行动时, 就会产生幸福感; 背离,则会感到紧张不安。Kitayama等(1994)研究发现,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的幸福感与关系和谐、责任的完成和期望的实现有关;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幸福感则受自豪和个人目标的达成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文化常模模理论主张文化决定行为的适当性,从而对主观幸福感起着调节的作用。但是,该理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忽视了同一文化中的各个成员之间心理体验的不同,所以遭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
(2)文化目标理论
目标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人们无法达到目标时就会降低主观幸福感,而个体在特定水平上的需要满足之后,达到目标,这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提高,并且进而追求高层次的幸福。通过靠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可以有效的维持正性情感;而当目标之间发生了矛盾以及冲突,指向目标的活动受到了干扰时,则会产生负性情感。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成功的体验会 使人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3)动力平衡理论
每个人都有一套平衡的生活事件水平和平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它们都建立在稳定的个人特点之上。任何事件对主观幸福感都有三种可能的影响:使主观幸福感提高、降低或保持平衡水平。当生活事件处于平衡的水平时,主观幸福感相应维持稳定,当生活水平、生活事件等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如变得更好或者变得更糟糕时,主观幸福感就会随之升高或降低。这种偏离只是暂时性质的,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它会使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平衡功能,逐渐使生活事件以及主观幸福感都返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
(4)特质理论
人们具有以积极方式体验生活的性格倾向,即有快乐的素质,快乐的人总是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看待他们所处的环境,幸福就是以快乐方式进行反应的倾向。
(5)状态理论
幸福等于各个快乐因素的简单相加。在判断人们的幸福感时,只须对许多暂时的痛苦和快乐作出心理运算即可,即幸福等于快乐减去痛苦,此观点很具代表意义。这种理论具有很强的操作价值,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6)目标取向论
指人从事任务时在目的或意图上的质的差别。成就目标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学生是否有动机, 而是学生在成就环境下所追求的目标或希望实现的目的。目的不同, 对成就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就不同, 因而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根据个体成就行为的目标是发展能力还是证明能力, 可把目标取向分为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前者指学生为了理解和掌握而学习, 后者是为了战胜他人、证明自己的高能力而学习。
(7)社会比较论
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大众心理现象。第一个系统地提出社会比较理论的是费斯廷格。其理论基本观点是:人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想要了解自己的地位、能力和水平如何。而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只有“在社会的脉络中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社会比较能够使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找出自己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由此可见,社会比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
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和他人比较,评价自己的能力,并据此明确应如何思考和感受。下列情况人们倾向于社会比较:(1)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或感受;(2)处于高压力、新的或变化的情景中;(3)在促进竞争的环境中。
一般的观点认为,构成社会比较倾向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① 人人具有想要清楚地评价自己的意义和能力的动机。
② 如果有评价自己意义和能力的物理的、客观的手段,就首先使用这种手段。如果找不到这种手段,就会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判明白己的意义和能力。
③ 因为与自己类似的人对评价自己的意义和能力有用,所以容易被选作比较对象。
(8)人格特质论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9)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自我决定论将人类行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认为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是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来源。
4、流畅Flow体验的特征:
(1)1977年,心理学家米哈里.奇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将流畅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到某种活动上的感觉,流畅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2)流畅体验的意义,就是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最杰出的那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也就是运动家所谓的“处于巅峰”,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的“心灵泉涌”。流畅体验则是当流畅体验出现时,身心高度集中,行动与回馈不断互流,乐趣油然而生的感觉。这是生命的最佳状态,是生活的“最有经典”。
(3)体验的9大特征:
① 清晰的目标
② 即时反应
③ 技能与挑战相匹配
④ 行动与知觉的融合
⑤ 专注于所做的事情
⑥ 潜在的控制感
⑦ 失去自我意识
⑧ 时间感的变化
⑨ 自身有目的的体验:要求主体是自带目的型人格。
(4)能力与挑战的平衡
假若挑战的难度过高,会令人深感挫败,接着是担心,最后产生焦虑。如果挑战太过容易,你的能力绰绰有余,继轻松之后,你会感到无趣。只有高难度挑战与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个人的全心投入才可能触发流畅体验,塑造异于平常的体验与感受。
(5)明确目标与即时回馈
流畅体验之所以能达到完全的投入,是因为目标明确,而且能够得到即时的回馈。
(6)流畅体验产生的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7)主体自身的特点
·人格方面:自带目的性人格
·注意力集中方面
5、幸福感与流畅体验
(1)马丁·塞利格曼提到应该把“幸福”的体验分三种:
·第一种叫“快乐的人生”:快乐体验,积极情感;
·第二种叫“积极参与的人生”:契克森米哈里的流畅体验;
·第三种叫“有意义的人生”:要在比自我更大的事业中找到归属感,这种应该说在做义工,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的时候比较容易体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