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最后一家书店》:任何时候,都要找到心里的那道光

2022-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三米无忧

希望,是生活里的一道光,任何时候,都要心怀希望,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继续生活的勇气。

今天读完了《伦敦最后一家书店》这本书,哭了好久好久,里面对于战争轰炸的描述,让人即使是透过纸张,也能感受到人们的惶恐,不安以及生命的脆弱。

我不敢想象,如果我身处在那个时代,刚好又遇见轰炸,我该如何自处?

本书是由《今日美国》和《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玛德琳•马丁所著,她以独特的视角,思考战争与人性,为我们呈现了一本关于大爱、得失乃至社会主题的小说。

你可曾想到,一间小小的书店和对文学的热爱可以承载那么多厚重的国家力量!

毛姆曾经说过:“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梁晓声也说过:“这个时代喧嚣到我们无处可逃,我要逃到书里去。”

战乱的残酷,阅读的魅力,人性的光辉……在这本《伦敦最后一家书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几度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落泪。

01善良——战胜了恐惧

女主角格蕾丝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和舅舅一家一起生活,寄人篱下的感觉让她觉得十分压抑,想要逃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最终在好朋友薇芙的陪伴下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伦敦,并居住在母亲生前的好友韦瑟福德夫人家中。经过韦瑟福德夫人的推荐,格蕾丝来到了一家小书店工作,老板是个脾气古怪的人;而薇芙则去当销售员。

二战时代,伦敦这座城市也在担惊受怕,到处都是战壕和防空洞。很多人提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乡下亲戚家抚养,不得不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

作为伦敦的一份子,格蕾丝和薇芙也做出了自己的力量。格蕾丝在做好书店工作的同时,还兼顾空袭防御督察员,白天在书店上班,晚上就到街上巡视;薇芙也参加了高射炮发射男女混合部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们两个都还是正年少的小姑娘,却能在城市需要她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奋力工作,是因为她们骨子里的善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02书店——承载着希望

格蕾丝刚来到这家书店的时候,看到门口招牌上有一行字:“愿你在这里找到真爱。”当格蕾丝走进书店的时候,书店里又脏又乱,书籍也没有分类排序,顾客更是少之又少,店主埃文斯对她的态度也是比较冷淡。

他觉得她干不了多久,格蕾丝刚开始也觉得自己最多能坚持半年,半年后,拿到推荐信就走。

都说时势造英雄,若不是因为战争即将来临,德军的飞机对这座城市进行无情轰炸,我们可能不知道,这家书店竟然是一家英雄书店,它有着英雄一样的担当。

埃文斯有一个很大的保险箱,里面装的是“禁书”。而这些书之所以被禁,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声音”,而这些不同的声音,需要有人保护,因为这些声音,会给人带来希望。

埃文斯表面上对什么事情都不冷不热的,但是他却用他有限的力量努力去保护那些“不同的声音”,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他对抗的方式吧。

在格蕾丝的努力下,樱草山书店越来越干净整齐,书籍分类有序,顾客也络绎不绝。

在枪林弹雨中,书籍给了人们从未有过的力量和慰藉。在一次次遭遇空袭和停电,不得不睡在地铁站的夜晚,很多人都从书中的故事找到了心里的那束光,度过了战火纷飞中最黑暗的年代。

对于伦敦的很多人来说,这家小小的书店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书店,它承载着整个伦敦人的希望,是黑暗时代里的一道光。

03人性——战乱中的守望相助

约翰·多恩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是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农家女薇芙不愿“蹉跎岁月”,到前线参军;善良的柯林也主动上战场,最后为国捐躯;格蕾丝参加空袭防御督察工作,并为市民放声读书;韦瑟德福失去儿子之前一直在做义工,失去儿子之后消沉了一段时间,在格蕾丝的鼓励下重新振作……

人们在战乱中互帮互助,相互扶持,互相鼓励。有人家里遭受了轰炸,很多人就自发去帮忙。

灾难,让伦敦市民的心更近了,也让我看见了那些隐藏在人性里的光。

写在最后:

人生是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在漂浮不定的人生当中,总有一些苦难难以避免。

也许是许久不停的暴雨,也许是突如其来的地震;也许是意想不到的病毒,也许是生活中一连串的烦恼……

但是,任何时候,都要找到心里的那道光,要有面对苦难的勇气。

光明、平安、幸福,总有一天会冲破云霄,抵达你的身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