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从盲目到专业
2014-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绝缘
名字有点大,不过是最近很多想法碰撞的结果,不如趁热先写下来。
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创新不断、微创新不断,不变的东西到底在哪。
移动互联网在概念上仍属于互联网,但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多任务渐渐变成不重要,我的思路总的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从盲目到专业”
为什么原本的三巨头BAT,在移动互联网上只有AT相争?
说说我的观点:
- 功能细分,聚拢用户。
互联网初期,信息混乱、庞杂,“搜索”此时应运而生,各个网站将信息聚合,通过搜索引流至网站,而网站在积累用户和信息的同时,专业化不断提升,于是能够更功能性地服务于特定的用户群体。
搜索,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逐渐转变为一张张个性定制过的黄页,每个人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标签、适合自己的圈子,并不断固化。
某种偏好和标签不断明朗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事物需要重新定义,一个个有着鲜明特征的APP开始涌现,越细分的APP越收到特定人群的欢迎,当这些用户的使用行为不断固化,泛泛的搜索又有什么意义?它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个APP里标配的模块。
拿着手机,感到有需要的时候,你还会打开百度吗?圈住你的用户,圈住最符合APP特性的用户,这就是为什么创业公司的CEO必须是典型用户、必须同时是PM和客服、必须敏感固执偏执狂的原因。
(大而全是地狱,从这个角度看,反而预感微信会有危机)
- 细分内容和服务也正演变成品牌。
买东西,想到淘宝京东;看视频,想到优酷奇艺;装文青,想到豆瓣。现在已经可以继续深入:女生买东西,想到美丽说;看弹幕视频,想到bilibili;录电台,想到荔枝FM。
这一条与上一条相辅相成,但核心在于“目的明确地进行信息重组”
越来越多的行业被重新定义,大多本着内容碎片化、服务线上化的思路,而重新组合这些内容和服务,就是潜力巨大的市场。
- 底层化。
很多功能,诸如社交、电商、支付、搜索、数据分析等正逐渐变为一个软件的标准配置。而这些对于BAT来说,都成了必做之事。
腾讯,做成了社交、支付、数据分析,最近做成了电商;阿里,做成了电商、支付、数据分析和搜索;而百度,只做成了搜索和数据分析。比较之下,可以深思。
这部分似乎游戏公司做得最好,游戏里有社交,有电商,有合作的支付渠道,有数据分析,整个链条都非常顺畅,生态自然且平衡。
为什么活在微信里的公司越来越多,因为微信提供了社交、电商、支付一套体系,这些恰好都是创业公司最需要的。阿里你懂了吗?
- 其他。
硬件化:说到底,不过是想圈住用户。
免费:同上。但日益式微,大而全的定位免费也无用。
发现:PC上的黄页可以做这事儿,手机上的应用商店可以做这事儿。
注意力:这个完全得益于移动终端的单任务模式,也加剧了注意力经济的繁荣。
软性:谢谢你看到这里,其实这一点更重要:服务、营销、设计都属于这个范畴,感性在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不断重新定义一切你看到的,出离心和初心都越来越重要,运营人才和产品人才是一体的。未来光明,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