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院:实干是校园传统
束春德 董文艳
关键词:校园 从实际出发 实干传统
摘要:通过对校园宝地上胶东军区、莱阳专署从实际出发,取得胶东保卫战胜利、大力兴办各级各类教育、促进胶东地区开始发展等具体实干实例的回忆,表明实干是校园宝地的优良传统。
海都校园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很多实干的实例,在此说一说胶东军区带领胶东人们取得胶东保卫战胜利,全面解放胶东实干事例。
解放前,就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驻扎在海都校园的胶东军区和胶东地委,面对敌人的强大进攻,及时改变原来确定的坚守计划为战略转移,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取得了胶东保卫战的彻底胜利。在此,简单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场景:
1942年1月20日,毛主席、党中央从全国抗战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成立了胶东军区,任命许世友为司令员,林浩为政委兼胶东地区党委书记。并以莱阳为中心,设立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个军分区。
胶东军区和胶东地委从胶东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和带领胶东人们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游击战、地雷战等多种形式的斗争,在抗日战争的决胜阶段,科学调度胶东地区各方面力量,适时组织万第战役,总共歼灭胶东地区日伪军10余万人,取得了胶东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日本投降后,毛主席、党中央从全国战局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决定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荣桓,带领从海都校园培养起来的胶东军区的10个主力团,北渡渤海,挺进辽东。这支主力部队及时接管和占领了东北的一些重要战略要地,进一步发展壮大,与东北原来的军队一起,组成了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为我军解放东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胶东军区和胶东地委,从胶东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胶东军区10个主力团挺进辽东之后,及时从海都校园所在地,发出动员青年参军号召,三万多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军,重建了胶东军区新的主力部队,为此后的胶东保卫战胜利提供了军队保障。
1947年9月,国民党集结20个旅,向胶东解放区大举进攻,当时胶东军区和胶东地委的计划是坚守胶东革命根据地。在从莱阳到青岛的百里长线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有力地阻止和延缓了敌军的进攻。
但是,由于敌军力量比我军多数倍,敌军还是进攻到了莱阳与莱西交界的将军头一带。面对敌军强大的进攻,以及美国军舰从南京上海不断地向青岛运输兵力。是许世友司令员从当时战争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退出莱阳的战略转移抉择。经中央军委同意,我军放弃了坚守了近2个月的莱阳,主力部队和胶东军区机关转移到莱阳西北边的招远山区,胶东地委等行政机关则转移到东海军区的文登山区。
由于我军采取战略转移,敌军很快占领了莱阳和胶东地区的多个县城。我军很快利用敌军兵力分散到多个县城的时机,今天集中主力部队消灭龙口之敌。明天集中优势兵力解放海阳。结果在敌军占领莱阳一个月后,我胶东军区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很快收复了胶东的大片土地,最后解放莱阳,取得了胶东保卫战的最后胜利。历时四个月的胶东保卫战,共歼敌六万三千余人,其中莱阳之战就歼敌一万七千多人,创造了发生在海都校园极不寻常的战争胜利历史。
解放后,也正是因为驻扎在海都校园的莱阳专署,从胶东当时政局稳定、百业待兴、人才缺乏等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统领胶东2市15县人民,及时开展党校教育,为胶东各地培养了大量干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启动学文化、扫盲教育,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和思想觉悟。积极发展中小学教育,使胶东地区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全面发展中等专业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急需人才。科学规划和积极筹办高等教育,使海都校园成为胶东最高学府的诞生地,为胶东地区高等学校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胶东地委和莱阳专署及时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为胶东地区的快速全面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才有了今天胶东革命根据地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与其他革命根据地至今还是贫困地区的显著差异。这段历史要总结,这段历史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