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行

2019-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邵传红

11月20日,我前往浙江桐乡,参加首届浙苏沪鲁豫皖六省联合举办的首届新生代语文名师讲堂活动。本次活动参与讲课的共有八位老师,所呈现的课型多样,古诗、古文、低段、高端都有涉及。

第一个讲课的老师是嘉兴市的愈翔老师,他带来的是一首古诗《书湖阴先生壁》,配合听课的是五年级的学生。可能是为了引出王安石吧,愈老师的导课,也是王安石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愈老师在带领学生读《泊船瓜洲》这首诗时,讲到了与王安石有关的许多内容:王安石的第二故乡——南京、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出行半路上建的房子等历史知识。这些都知识多是俞老师自问自答式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台上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愣一愣的。光这一个导课,就花费了不少时间,并且也因此定格了这这节课的学习氛围——安静的学生,沉闷的气氛。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被老师牵着走的,而且是硬牵着走。我觉得愈老师备课时下足了功夫,准备的外延知识相当充沛,但他过高估计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所以整节课都是他自己在唱独角戏。除了读古诗,学生基本不发声,并且基本没有发声的机会。

山东潍坊的邢爱华老师,他讲的是陆游的《示儿》。她在简单的学习了这首诗后,又引出了多篇陆游的作品,让学生去读,但遗憾的是,物极必反,她引出的太多了,都是蜻蜓点水般一读而过。本以为读几首诗就罢了,谁知她又引出了“文包诗”这话题,还出示了案例让学生看,接着让学生改写《示儿》。本以为课就此结束,谁知她又引出了《少年中国说》,由古代到现代。整节课,她花在学习《示儿》这首诗的时间很少,却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了课外知识的补充上,这就偏离了主题。

山东日照的李霞老师讲的是《送元二使安西》。这节课李老师上得画面感十足。导课就是歌曲《送元二使安西》,接着就是各种形式的读和赏:字正腔圆的朗读录音、韵味十足的吟诵录音、优美醉人的渭晨曲。每一段音频视频的播放都是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可见老师备课时下足了功夫。场面是醉人的,但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去学习,去吸收,只是走马观花,浏览一番而已。这样的课,华而不实,老师累,学生也不轻松。

这几个讲古诗的老师他们相同的地方都是一篇带多篇课,课内外相互衔接,互相渗透。不足之处就是课外知识补给得太多,太深,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没有对接起来,课堂就出现了两层皮的现象:老师讲得很多,学生真正获取的知识很少;老师把重点放在了课外,忽略了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东西;老师激情四射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这样的课堂,与“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论是相悖的。语文课堂几经改革,如今提倡一篇带多篇,群文阅读,但即使再群,也应有度。一节课时间有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限,过多的补给,而且是老师准备好的,只能是画蛇添足,学生囫囵吞枣,丢西瓜捡芝麻。

江苏省的祝老师讲的是低年级的课文——《明天要远足》。朱老师以游戏的方式导课,出示了象形字“日、月、目”。日月相加是这一节课的生字“明”,由目字引出了生字“睡”。年级教学以识字为主,李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一边读文,一边识字,文读完了,字也认会了。感觉整节课祝老师在领着学生上楼梯,一步一节,稳而准,学习效果非常好。这是一节非常有代表性的实实在在的识字课,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

泰州的陈老师讲的是《忆阅读》,上海的汪老师带来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的同事李瑞君老师讲的是文言文《守株待兔》。这三节课相同的优点是她们都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其实,老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老观念——授人鱼不如授人渔。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我觉得教学生应该像散养一群鸡,而不是圈养一群猪。散养一群鸡,你只需要把鸡赶到有虫子的草地上,让鸡自己去寻找食物。它们自己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是一种收获与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找到不同种类的食物,不断会有惊喜,最后每一只鸡都会吃饱。而猪圈里的猪能吃到什么,完全取决于主人给他端来什么,端多少,不管他愿不愿意就是这样,所以最终有的猪吃饱了,有的猪没有吃饱。换言之,教学生应该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技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而不是老师准备过多的知识硬塞给他们。这样学生才能成为一个个不拘一格的人才。

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冰封北国,水润江南,虽然他们生活和呈现的方式不一样,但一样的是,他们都存在于这个世界,都缤纷了我们的生活。换言之,语文教学无论以哪种形式进行,都应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为前提,万不能只为形式而形式,从而失去本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