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给明天的自己说一句话
如果让你今天给明天的自己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我想,一时之间还想不到说什么好的人占大多数,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想说的太多,给的内容太少。如果说有一个时间限制,大概率上是会说加油!如果只说加油,自己都会有觉得太空洞。
空洞这个词语从头脑中冒出来,就会有一种虚无之感,空洞与虚无是一个很好的组合。写出这对词语的时候,会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汇描述出来,比如说空洞的山谷,虚无的烟尘,空洞即无物,无物即虚无,空洞的眼神中透着虚无。
反过来看,如果说一句话是具体的所指,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用“明天比今天更努力”,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的头脑容易对那些具象化的事物产生反应,对于那些抽象化的事物不容易产生反应。
有人会说这样的解释可能过于笼统,能不能再具体的说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话。事实上,对明天的自己讲一句话,不仅是为了鼓励自己,而是为了有一种主动性,这样的主动性,能够在无奈的时候有一些动起来的力量。
某个角度来看,人只要动起来,就会有一系列的反应,比如说对自己说一句话这样的行为,就会引起一些与之相关的思考。有了一个问题的思考,就是一个具体的行动,对明天的自己说一句话,这一句话该怎么说呢?有了这个疑问,就会有顺着这个线索往下寻找答案。
当一个人觉得身心疲惫的时候,不妨给明天的自己说一句话,有了这样想法,就会开始想这一句话该怎么说。当然,这一句话的意义是有针对性,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到很多内容,比如说对明天是一种什么样期许,有了对明天的期许,就会有动力继续在既有的道路中前行。
这样的叙述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会有一种新的发现,在一些行为专家对习惯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习惯都是从一些细小的行为中逐渐养成的。比如洗脸刷牙这些行为,除了有人教之外,除了有身边的环境影响,还有对这一行为的认同。
正是有了这样条件因素,才会有了一些行为的普及。当然,很多时候的行动首先是从思想上开始的,那些好的习惯,更多的是因为有一个对好习惯的认同。回到今天的主题,同理,对明天的自己说一句话,就是从思想上对自己明天的认同,有了这样的认同,在说话的时候就不会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我们认真的给明天的自己说一句话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很多与明天相关的事情,有了这样的联想,就会有一个更深入的思考。比如说明天的事情该怎么安排,说这一句话明天是否可以做到,这一句话对明天的自己有什么作用。
看似是一句简单的话,真正想要做到,还是需要一个合理的规划。假如说的话是明天要解一道数学难题,在心里就会记下这一句话,明天就会想办法解一道难题。这样说可能有些理想化,毕竟人是很难做到言行一致的。
正是因为难以做到言行一致,才会有给明天的自己说一句话的心理暗示,这样的心理暗示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自证预言”。关于“自证预言”这个概念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对某件事情有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结果真的如暗示的模样出现了。
给明天的自己说一句话,就是在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了这样的提醒,就不会忘记那些要做的事情。一个人如果能够长时间的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人这一辈子总是要做点事情,要不然就会虚度年华,没有人愿意虚度年华,所以,每一天给自己的明天说一句话,时刻为明天的事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