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后浪”:为什么我会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
五四青年节,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献给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后浪》在央视一套播出并迅速火爆朋友圈,毋庸置疑,宣传片的制作十分成功,演讲者何冰以为抑扬顿挫的语言,配合青春动感的剪辑画面,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宣传片中寄望青年“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成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这无疑是“最美的期待”,也是“最美的祝福!”
不过遗憾的是,我就是一个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这自然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所面对的人群不同,发出的感慨或者做出的结论有着不同。笔者是一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历的高中语文老师,多年在高三一线工作,学校不算十分好,也是“重点学校”。学生不算精英,但也不算学困生,属于平凡的大多数。笔者虽然不敢称“桃李满天下”,也曾送走了几千名学生了。但“老革命也会遭遇新问题”,有些现象的确让你“猝不及防”,也可以称为“活久见!”
譬如今年迎来的这一届,学生依然年轻但缺少朝气,他们依然“听话”,但缺少活力。上课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每节课堂,总有几名学生睡觉,作为任课老师你除了慨叹自己“无能”,只能一遍遍地“叫醒”。学校更是吓力气整顿,不过依然有不少学生虽然不再趴在桌子上,但缺少年轻人的朝气。
更让人感慨的是做作业,学生慑于老师“威力”,作业还算及时,但答案却“千篇一律”,有一半多的学生近乎“复制”答案。有一次周末作业,我发了一张卷子,没有发答题卷,让学生找一张纸把答案写下来。批改结果是有七八名学生得了“满分”(网上搜索答案的结果),还有十三名学生,其中一道选择题的答案居然是“8”。我莫名奇妙,四选一的选择题怎么会有一个“8”呢?细究原因是一个学生答案是“B”,但他写得草了一些,结果照抄他答案的同学也像转圈的毛毛虫一样照写为“8”,其他同学也跟着“按图索骥”了。
短视,急功近利,不爱阅读,不会探疑,惰于思考,缺少勇气和担当,这是我对近几年所教学生群体的整体性评价。
首先是短视和急功近利。曾几何时,语文近乎变成了“小六子”,其重要性已排在“数理化英”之后,不少学生以为语文“学不学一个样”,“学一篇文章考试时得不了一分不如不学”,在此思想指导下,许多背诵经典不过为是考试时“得三五分”,阅读文章不过是“摘录组合”应对答题而已,至于语文那种“山阴道中,令人目不暇接”的美感则完全“弃若敝屣”。这样的结果造成许多学生“短暂性记忆”,应对一阵考试获得片鳞半爪的碎片化知识就以为大功告成,结果是“小学而大遗”,文中蕴藏的思想价值等都被忽略。
原先笔者曾引以为豪深受学生好评《论语》《孙子兵法》等传统系列文化专题讲座,这几年受到学生“冷遇”,干脆不再开设。自然近几年,笔者所教学生的语文成绩近乎控制不住地持续下降,原先每个班级少有不及格学生,现在却近乎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其次是学生少有疑问,惰于思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笔者也一直向往“人师”,奉行“讲清一个道理比讲清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教育原则,也奉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老夫子祖训。不过现在学生根本不想“搭理”你。原先一节自习课在教室里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常常走不到一圈就到点了,现在你在教室可以“巡视”十多圈,“如入无人之境!”你高声发问“有问题吗?”如此大喝三声,罕见学生举手。
上课时,不少学生巴望着你“讲”,不是因为他们对知识多么渴望,而是因为你“讲”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听与不听。有个语文老师有一次很生气,原因是一个学生说上语文课可以像一休一样“休息,休息一会儿!”,这让他大光其火,我还在暗想,能让学生“休憩”,也算语文课堂一件“功德无量”的美事儿吧!
再次,缺少勇气和担当。现在的学生多是“听话的一代”,因为圈养太久,缺乏主动性。上课很少提出问题,发言更不积极,老师常常“点名问答”。更让人感慨的是,一些重要活动也不愿意参加。譬如去年学校举办运动会,一些班里居然无人主动报名,班主任无奈采用抽签的方式“推送”上场运动员。比赛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更遑论运动精神。
自然,笔者所在的只是一个小城市一个普通中学,不足反映中国青年群体的全貌,但也相对暴露出一些简单的事实。
这些现象的存在主要基于一个客观的现实,高考!不少学生从小就被家长老师“耳提面命”,为了拿到大学的入场券,从小就为之努力,但到了青年阶段,经历十多年“寒窗”生涯,一些学生的学习劲头和拼搏意识已经到了极限,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平时渴望睡到“自然醒”,偶尔休息依旧做不完的作业,所以学生早已学会“选择性放弃”。许多人只是被挟裹着前进,茫然地随波逐流,在题海中摸爬滚打。
不少学生看似整日忙忙碌碌,但他们大多停留在荀子所说的“小人之学”阶段:“入乎耳,出乎口”“以为禽犊”。学习不过为了赚取分数考上大学,上大学不过就业,就业不过工作,工作不过赚钱改善生活品质。这种逻辑放在个体身上本无可厚非,但如果青年群体都倾向于此,则无疑是一种堕落。
正如金一南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谈及旧中国文化一些思想怪圈:“无人挺身而出,无人横刀立马,都是好汉不吃眼前亏,都是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都是心字头上挂把刀你就忍了吧,写一个很大的忍字挂在家里,中国文化对中国人侵蚀很深。”毋庸置疑,这种怪圈现在再度泛滥,钱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显现这这些特征,我们应深刻警醒的。
新时代领路人2020年3月15日寄语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无疑是“最美的期待”!如何让青年一代从因循的题海中解放出来,用激情去发现,用理性去思考,用热情去探索,用行动去实践,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青年人应该有青年人的样子:“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青年人应该有青年人的行动:不惧风雨,勇挑重任!